首页

搜索 繁体

翦商(出书版) 第3节(4 / 5)

没有协作的动因有关。 而伴随着征服的,是人群共同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从而催生了众多古 城和早期国家。

不过,简单的分类和归纳注定不足以涵盖复杂的社会现象,任何 “规律”都会存在例外。稻作的良渚文化内部也曾有过局部冲突和人 祭现象;华北各龙山古国中,人祭和屠杀的数量也不相同,陶寺的人 祭可能要比石罪少得多。12

到距今4000年前,华北地区一度星月同辉的各小型古国陷入沉 寂,部落间的冲突现象也已减少,长江和黄河流域则了无生气。此 时的华北地区虽零星地存在两种技术,一是可能从西北方传来的处 于起步阶段的冶铜技术,二是从长江流域传来的非常成熟的水稻种 植,但它们似乎并未引起华北新石器人群的太大关注,还只是可有 可无的点缀。

然而,在河南的嵩山脚下,却有一个小部落意识到了这两种技术 的价值,而且也善于寻找更适合发展这两种技术的新环境,于是,华 夏第一王朝的故事开始上演。

注释

1 巩启明:《姜寨遗址发掘回顾》,《中国文化遗产》2010年第1期。

2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宝鸡工作队:《一九七七年宝鸡北首岭遗址发掘简报》,《考

古》1979年第2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宝鸡北首岭》,文物出版社,1983年。

3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秦安大地湾901号房址发掘简报》,《文物》1986

年第2期;钟晓青:《秦安大地湾建筑遗址略析》,《文物》2000年第5期。

4 石郎古城的发掘还处于起步阶段,古城全貌尚未得到揭露,但已经发现了残 忍而且大规模的人祭现象。参见孙周勇、邵晶《瓮城溯源:以石郎遗址外城 东门址为中心》,《文物》2016年第2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发现石窕古城》, 文物出版社,2016年。

5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古城综合研究报告》,文物出版社,2019年,

第 354、364、440 页。

6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文物出版社, 1963年,第18页。

7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 版社,1992年。

8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1979年安阳后岗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

1985年第1期。

9 到殷商后期,这里又出现了恐怖的h10圆形三层祭祀坑,不过和龙山时代相 隔已有一千余年。

10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文 物》1983年第3期。

11至少是石器时代还不需要,到铁器时代,随着华北人口密度增加,有些旱作 地区也需要灌溉设施来提高产量。

12石郎遗址有中心宫殿建筑区“皇城台”,有外围石砌围墙,虽然目前只在城 墙东门和皇城台分别发现密集的人头祭祀坑以及部分尸骨坑,尚未发布详细 的发掘报告,但仅从东城门祭祀坑看,石树古国的人祭行为已经有很大规模。

第二章 大禹治水真相:稻与龙

在上古的传说中,“大禹治水”是人类改变自然界的宏大事业; 禹的儿子启则在随后建立了华夏第一王朝——夏。两代人的故事堪比 创世史诗,壮丽辉煌。

按照古书记载,在尧和舜的时代曾经发生大洪水,尧帝派禹的父 亲稣治水,但没有成效,鲸被处死;舜帝则继续任命禹治水,结果禹 不仅治理了水患,还开辟了黄河和长江流域的陆路与水路交通网,划 出了九州行政区。i

远古历史总是和神话杂糅。现代学术产生后,有学者开始质疑大 禹传说的真实性,比如开创“古史辨”学派的顾颉刚,他就认为大禹 的事迹是战国时的人虚构的。

历史文献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会被后人加工或改造,甚至被塞进 更晚的篇章。现存关于大禹最早的文献,是《尚书》开头的几篇,如《舜 典》《禹贡》,但受到的怀疑也最多。近年,一件流散海外的青铜器“遂 公盘”被发现,其铭文中有这样的叙述:“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 但它属于西周,跟大禹的时代相距甚远。

传说是大禹凿通了长江、黄河、淮河和汉江,但从工程的可能性 看,这都不现实。即便是现代国家也不太可能实施这种完全改变大江 大河的工程,更何况在4000年前还没有出现地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 大型国家,其人口规模和技术水平根本不足以改造大江大河。

难道,大禹治水只是西周或者春秋时候的人创造的神话?考古发 现能提供解答,虽然它有时会离人们最初想象的“答案”很遥远。

依赖水稻的古洛阳一二里头

在今洛阳市以东20公里处,伊河和洛河沉积形成的小平原上, 发现了疑似“夏都”的偃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