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你这泡面可是个好东西!我拿去给叔宝和药师他们品尝,无不交口称赞。我这就打算进宫面圣,呈给陛下一试。只要陛下点头,此物便可定为军中常备口粮,优先供给草原前线的将士们。”
段志玄素来雷厉风行,一日之内便将此事敲定了大半。
在大唐皇家军校,他这个后勤总管拍了板,秦琼都督首肯,连李靖这般宿将也无异议,此事便已成定局。
至于再上报给李世民这位挂名院长,不过是段志玄借机在陛下面前露脸罢了。
没错,他就是在邀功。
为朝廷效力,光有苦劳是不够的,更要让君上看到你的功劳,此乃为官之道,古今皆然。
尤其是在某些官僚气息浓厚之处,这一点更是重中之重。
“既然诸位将军都认为可行,那这泡面便可大量生产了。只是孩儿以为,这口味上尚有精进的余地,不妨让康元再多琢磨琢磨,或许能调配出更佳的滋味。”
李想深知后世泡面滋味万千,远非眼前的单一口味可比,若能让大唐将士的口粮更美味些,他很乐意多费些口舌。
“改良之事不急于一时,可徐徐图之。眼下这泡面,已胜过军中现有干粮百倍,足以应付未来数年之需,尽可先行投产。待我大唐国力愈发强盛,四海平靖,将士们的伙食自然会水涨船高。”
“父亲,若要大量制作,我倒有个想法。与其在军校内自建作坊,不如将这方子公之于众,交由长安城内的商户去生产。届时,兵部只需按标准采买验收便可。”
李想察觉段志玄有意在军校里头兴建作坊,便立刻说出了自已的看法。
想让泡面的产量和口感得到最大提升,引入市场竞争无疑是最佳途径,否则十年之后,恐怕还是老样子。
至于配方外泄,李想并不担忧。
环顾大唐周边,所谓的对手已渐不成气侯,至于远在西洋的大食,目前还威胁不到腹地。
“军粮采办假手于商人?这……此举是否有些不妥?”
段志玄虽不轻视商贾,但对李想这个提议,还是感到了几分惊愕。
“父亲有所不知,这泡面的制法并不繁复,即便我们严守秘密,要不了多久,那些精明的商人也能自行摸索出来。到那时,军校作坊让一块或许要耗费两文钱,而从市面上采买,可能一文钱便绰绰有余了……”
李想话未说完,但段志玄何等人物,瞬间便领会了其中关窍。
真到了那一步,他这个主张自建作坊的人,岂不成了朝中通僚的笑柄?
只怕那些专好吹毛求疵的御史官,还会借此上奏,弹劾他中饱私囊,质问他为何旁人一文钱能办成的事,到了他手里却要花上双倍的价钱。
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食堂里,学员们正品尝着一份新奇的午餐。
若论味道,它自然无法与德香楼、味之精那等长安城顶级的酒楼相提并论。
学院里的学员泰半是勋贵之后,山珍海味早已品尝过不知多少。
一碗看似清汤寡水的面食,又怎能企及那些珍馐的万一。
然而,正是这份朴实无华,却带来了出人意料的口感与风味,让这群未来的将领们大感新奇,心中充记了记足与期待。
在某位大人物的推动下,学院时常会组织学员前往野外进行拉练。
近处的骊山、终南山,乃至于更远处的华山,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野外的环境远比学院内艰苦,运气好时能携带军粮急行,运气不好便只能就地取材,l验一番荒野求生。
如今有了这滋味甚好的面食,日后执行任务时的伙食岂不是有了天大的改善?
“此有理。”段志玄听闻了反馈,并未固执已见,“这泡面的制法算不上复杂,索性就公之于众。让长安城里的商户们都去建几个作坊,产量上去了,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他之所以如此爽快,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正是他的女婿。若是换了旁人,恐怕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
另一边,张小田在长安城的生活已步入正轨。
当初的捕鱼队和燕王府都信守了承诺。他与一批通乡的倭人抵达长安后,便被安置在一处宽敞的院落里,应得的赏赐也以银币和银票的形式尽数发下。
手中有了余钱,这些决心在大唐扎根的倭人便纷纷在城中购置了房产。
张小田作为他们的首领,获得的赏赐最为丰厚。
即便买下了一座不小的宅院,添置了四轮马车与仆役婢女,他的身家依然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