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467节(1 / 3)

加入书签

赵凤英见状打蛇随棍上,也说服装店里要多招几位兵团职工家属,算是跟他们绑上了一条船。

“这张名片上的老师是给新疆培训空乘人员的。你过去之后跟老师联系,后面培训服务员时要多尊重老师的意见。不能想着我在江州干了多久,我接待了多少客人,我经验丰富。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宗教信仰也比较多。要尊重人家的习惯。”

杜丽赶紧点头应下。

等到她谈完话出去,她猛然发现这件事完全没她想象中的难。最头疼进货渠道以及人员招聘和培训的事,周经理已经早就安排好了框架,她只要进去填空就行。

走在高档小区里,杜丽疑惑地问欧小飞:“你说,周经理是怎么联系上空姐培训的老师的啊?”

兵团那边倒是好说,转来转去转不开那个圈子,可空姐,听着就特别高大上,她去乌鲁木齐怎么跟人家打上交道的?

欧小飞也不知道,但她严重怀疑周经理就是坐飞机时直接问人家乘务长:你们是在哪儿培训的?哎,我这边要开一家国际餐厅,需要优质的服务人员为外宾服务,你能帮忙安排培训工作吗?

听着匪夷所思,但这的确是周经理能干出来的事。

她好像永远不怕对人提要求,似乎被拒绝了也无所谓,完全不觉得丢脸。

杜丽回头看了眼灯火掩映中的别墅,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羡慕:“什么时候能住上这样的将军楼就好了。”

她生出惆怅,丈夫已经离开部队,估计此生都没这个指望了。

欧小飞笑了起来:“你去乌鲁木齐说不定明年就能住上了呢。你忘了商贸城那边要盖亚运村小区的事了吗?听说是按照给外国运动员住的房子的标准盖,规格可高了。”

杜丽心道,那也不是小洋楼。哎,要是乌鲁木齐有小洋楼的话,她肯定得想办法挣钱买一套。

欧小飞也发呆。

每次来到这个小区,她都无端感觉自己好渺小,好像这是个遥不可及的世界,她踏进来都要偷偷摸摸一样。

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没事,以后他们也能自己盖楼住。

周经理不是说了嚒,后面店里的盈利全部用作开分店的投资和员工福利。只要他们自己能找到合适的地,也能盖自己的宿舍楼。

她在心中盘账,现在的减免的税费再攒个两年,应该就能盖房子了吧。她得问问她哥他们厂盖房子花了多少钱。

要是钱不够的话,是不是也能跟特区一样卖楼花?或者大家一起拿钱出来盖?大家投在大歌星卡拉ok房的本金,今年能收分红了啊。

欧小飞正浮想联翩呢,杜丽突然间感叹:“不知道海城的房子要好成什么样。”

她的潜台词是以至于周经理连这里的别墅都看不上,直接搬去了海城。

欧小飞笑道:“那你去乌鲁木齐好好干呗,争取到时候房子比海城更好。”

这事她俩还真想差了。

实际上,海城的房子远远比不上周秋萍他们现在住的两层小别墅,只是普通的公寓而已。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拿着钞票也只能矮子里面拔将军的情况,是因为现在包括海城这样的大城市,商品房也更加接近于概念名词。

名义上,1979年国家就开始试验推行商品房了。但长期的高福利低工资社会分配制度让普通劳动者根本无法依靠正常收入购买商品房。

市场上的商品房怎么处理?一个是侨汇房,也就是面向华侨、归侨和侨眷销售的房子,收外汇券,一平方米卖1000美金。另一个地段好的房子,每平方米也能达到两千元以上,基本都是单位买了分给即将离退休的干部的。剩下的到还算便宜,每平方米八九百块,但因为地段偏,因为城市交通建设跟不上,偏到上班连公交车都没有,所以乏人问津。

而且市面上现房少,基本都是期房。

这个时代大把撒钱买房囤着根本不现实,市场购买力小,供应自然也少。

在周秋萍和余成被深圳股市吓得心惊肉跳时,高兴同志带着两个妞妞来回跑了好几趟海城,最后挑中的外销公寓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面积小,明明说有128个平方,走进去感觉小了好多,实在束手束脚。另一个就是形状奇怪,哪有房子拐七拐八的,根本不是四四方方的形状。

而且价钱还贵,现房就是780美金一平方,一套房下来得十万美金,都能开个公司了。

杜仲带着东方贸易公司的人搬进去时,就忍不住直摇头:“这叫什么外销房啊,还比不上老公房实惠,样子也太奇怪了。”

眼下海城几乎没有写字楼的概念,各家单位的办公用房也基本上是自建自用,他们想租人家的地盘都没指望。

而且海城人口多,住房紧张问题在全国都名列前茅。他们想找个四合院或者老洋房来办公,也基本属于痴人说梦。

周秋萍没办法,索性大出血买下了四层楼八套房给大家办公兼住宿用。

也就是贸易公司的确挣钱,源源不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