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o1章(1 / 2)

粮饷抚恤也好,粟米兵戈也罢,代地和雁门已经很久不曾收到了。

很久很久。

久到他都有些记不清了。

现在回想,上一次收到补给,大约是在赵王迁四年。

那一年,秦国两路大军来势汹汹,赵王迁想调他南下,于是紧急送来了一批粮草辎重,并许诺会尽快补足代地欠缺的抚恤和粮饷,只是很快,秦国休兵,赵王迁又让他回代地,许诺也成了遥遥无期的空口白话。

一次又一次地上疏,换来一次又一次的斥骂和愈演愈烈的猜疑忌惮,李牧从前或许还会义愤填膺地怒斥奸佞惑君,现在却只余心灰意冷。

赵国是有奸臣作祟。

可若君王贤明,又何来奸臣生长的土壤?

错在赵王。

他无力改变,于是麻木。

李牧大约能猜到混入代地的这些人是哪国派来的,或者说,他们压根也没想隐瞒,笃定了他不会捉拿他们。

可他又能怎么办呢?

大肆捉拿这群虽然偷偷摸摸、却带了粮食来的秦人?然后将他们斩杀得一干二净,断绝代地黎庶活命的机会?

他找不出粮食来赈灾了。

先是地动,又是旱灾,受灾的黎庶不知凡几,没有邯郸的支持,光靠他自己无疑是杯水车薪。能调动的粮食他都已经想办法调动,只有军粮,他实在不能动。

冬春季节,胡人南下,若军士也倒下了,代地就真的完了。

李牧慢吞吞地将凉透的藕粉全数喝下去,神色平静如水。

算了。

秦人要救,就让他们救吧。

人都要饿死了,山穷水尽到如此地步,还说什么秦赵之分、谈什么仇秦抗秦。

李牧苦中作乐地想。

郭开竟还没胡乱弹劾他,他现在倒也是真的跟秦国相互“勾结”了,赵王若是派人来查,必然是铁证如山。

“咕咕咕——”

寂静的夜里忽而响起几声鸟鸣,李牧微愣,垂眸思索许久,到底起身,顺着声音寻摸过去。

“李将军。”

今夜残月,夜色朦朦,来人隐于黑暗,李牧凭借为将多年的良好视力才勉强看清他的脸。

他微微一笑,“在下张良。”

春枝暮 李牧(苦笑jpg):真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没想到浓眉大眼的我也有勾结秦国的一天

春枝暮 小良子(微笑jpg):既然我的韩国没了,那你们赵国也该亡了,正好拿给我攒攒功绩

第876章 大秦(90)

李牧木着脸不说话。

他分明已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现在,有人堂而皇之地站在面前,甚至欺身上前想要将他闭上的眼皮撑开。

“你叫张良?”

他悄然握住了腰间的刀柄,不动声色地收紧了手指,眸光冷淡而锐利,审视地看着眼前这面容姣好的青年。

“韩国的张开地与张平是你的什么人?”

张开地与张平父子二人皆为韩之相国,一者辅佐三代韩王、一者辅佐两代韩王,其声名,李牧亦有所耳闻。

张良微笑,“正是家中父祖。”

“那你就是韩人?”

李牧扯了扯唇,“你张家世食韩禄,父祖五世相韩,怎么如今竟弃韩投秦,反倒为了秦国以身入代地涉险?”

为秦国效力的人可真多啊。

“将军说错了。”

张良神色不改,坦荡道,“所食所禄,尽皆民脂民膏。我张家既世代受韩地黎庶的尊敬供养,自然要不能对他们的苦难视而不见,既韩室昏庸无能、不可庇佑韩地黎庶,那,换殿下与王上来,有何不可?”

现在的张良已经不是从前的张良了,这种话,根本就动摇不了他。

“所食所禄,民脂民膏?”

李牧咀嚼着这简短的八个字,定定地看他一眼,扯了扯唇,“你不怕我杀了你么?”

一介文士,就这样站在他的跟前,杀了他也就一刀的功夫。

“怕,也不怕。”

张良温和一笑,“世上无人不惜命,良一介凡人,自然也无法免俗,只是,良既然敢站在将军跟前,便是信将军并非滥杀无辜之人。”

他微顿,“将军心系代地黎庶,应当不会为了一时之痛快,而断绝了他们的生路吧?”

杀了他有什么用呢?

告诉秦国,莫要想着用柔和手段让代地屈服,代地上下尽皆仇秦、恨秦,宁愿痛苦饿死也不愿食秦一粒粟米?

还是以此来取信邯郸城中的昏君奸臣,他李牧对赵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让他们莫要再受秦国的离间之计?

恕张良直言——

大概只有饿死的代地黎庶是真实存在的,至于让赵王迁回心转意、对李牧信任有加?

他怎么跟韩非一样天真?

可哪怕是天真如韩非呢,好歹也只是幻想着给秦王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