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落下了!”
李春兰和李夏莲开始仔细清点随身携带的包裹。
火车停稳,车门打开。一股混合着人群、尘埃和远方城市气息的风涌了进来。
一家人随着人流,有些笨拙地挪下车厢,踏上了北京的土地。
站台上人潮汹涌,各种口音交织在一起,广播里播放着车次信息,声音在空旷的站厅里回荡。
苏建国拉着大件行李,一边大声招呼着:“跟紧点!都跟紧点!看好孩子和行李!”
他们跟着指示牌,好不容易才挤出出站口。
站在京市站广场上,傍晚的阳光给古老的站前建筑镀上了一层金边,眼前是宽阔的长安街和无尽的车流,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这一切对于从江市来的他们来说,充满了震撼和新奇。
“这就是北京啊…”李春兰喃喃道,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服。
“楼可真高!”小雨仰着头,眼睛瞪得圆圆的。
苏建国定了定神,拿出事先记好的小纸条:“走,我们先去找之前订好的酒店,把东西放下再说。”
他拦了两辆出租车,出租车载着他们汇入北京傍晚的车流。
苏晓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庄严的天安门城楼、宽阔的广场、古朴的王府井牌楼、
还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繁华商业街和历史建筑交替出现…这就是首都,
和她生活的江市截然不同,充满了历史厚重感与现代活力交织的独特魅力。
为了这次旅行能够舒心,苏建国在住宿上一点没含糊,住的是王府井附近的酒店,
酒店环境舒适,房间也够大,去景点也方便,是特意找旅行社代订的两个房间。
“走!吃饭去!尝尝京市的吃食!”苏建国一挥手,带着一家人出了酒店。
在附近找了家人气看起来还不错的京味馆子。
一进门,伙计热情的招呼声和食物的香气就扑面而来。
看着菜单上“炸酱面”、“烤鸭”、“爆肚”等这些地道的京市吃食,大家都犯了选择困难症。
苏晓帮着点了一只烤鸭、几碗炸酱面、一份爆肚,京酱肉丝。
当油光锃亮、皮酥肉嫩的烤鸭端上来,师傅现场片皮时,那香气引得人口水直流。
用薄饼抹上甜面酱,放上鸭肉、黄瓜条、葱丝,卷起来咬一口——丰富的口感和浓郁的味道瞬间征服了所有人。
“嗯!好吃!真香!”苏建国吃得满嘴流油,连连称赞。
“这炸酱面也劲道!”李春兰拌着碗里的面。
小雨则对甜口的京酱肉丝,吃得小嘴鼓鼓的。
苏晓对于这些吃食并不陌生,看着大家吃的津津有味,也觉得这顿饭格外的香。
一想到明天早餐可以带她们去喝豆汁,苏晓嘴角压不住的笑。
这顿丰盛的晚餐,极大地缓解了旅途的疲惫,也让他们对北京的初印象变得更加具体和美味。
吃完饭,华灯初上。北京城的夜景又是另一番景象。
他们沿着灯火辉煌的街道慢慢走回招待所,虽然腿脚酸软,但心情却格外兴奋和满足。
回到房间,小雨很快就趴在妈妈怀里睡着了,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容。
苏晓躺在床上,听着窗外隐约传来的城市噪音,想着白天的见闻,对接下来几天的旅程充满了期待。
第94章 去哪都得看房子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一家人就兴致勃勃地起床了。
酒店附近有一家看起来很有年头的早餐店,门口支着大锅,热气腾腾,里面坐满了操着京片子的老街坊。
一进门,各种香味就混在一起扑鼻而来——油条的焦香、豆浆的醇厚、炒肝的浓郁,还有一股…独特的,酸中带点馊味的气息,那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豆汁了。
找位置坐下后,苏建国拿着菜单,豪气地说:“都别客气,想吃什么点什么!尝尝鲜!”
李春兰看着菜单:“来个炒肝?再来屉包子?油条豆浆都得要…”
苏晓赶紧凑过去,小声但坚定地补充道:“爸,妈,小姨,你们想尝什么都行,就是豆汁,千万别点我的那份,我喝豆浆就行。”
她可不想一大早挑战自己的味蕾极限。
苏建国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行!听我闺女的!老板,来三碗豆汁!两碗豆浆!”
他显然是想自己挑战一下,顺便也给李春兰和李夏莲“开了眼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