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驾到——”
上书房里的师傅们都出去接驾了,亦晴和旁边的两个弟弟也站了起来准备在汗阿玛进来之后行礼。
康熙进来的时候面上带着喜色,似乎是在朝堂上遇见了什么高兴的事情一样。叫起的声音也柔和极了, 看着就知道心情极好。
果不其然,康熙在提问的时候问的都是些较为简单的问题。甚至还有兴致提问了后面的几个哈哈珠子,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平日里康熙过来一次能提问两个哈哈珠子就算多了,一般是问一个,或者一个也不问的。
而答题的只要大体沾上边就能得到康熙的夸赞,答得不好的康熙也只是一笑了之,竟然一次都没有皱眉!
胤禔也看出了汗阿玛愉悦的心情,心中啧啧称奇。
等康熙从这边走后,去到了雅尔檀他们那里,胤禔才小声开口:“汗阿玛这是遇上什么好事了吗?”
“这事儿我知道,”胤礽挺了挺自己的小胸膛,得意地说道,“吴三桂死了,还有就是南怀仁负责编撰的那个《康熙永年历》终于编撰好了。一下子两件好事都撞上了,汗阿玛能不高兴吗?”
亦晴脸上露出了恍悟之色,吴三桂死了就代表三藩之乱彻底结束,只剩下一些需要扫尾的小事情。而且这件事注定会在史书上给汗阿玛记上正面的浓重一笔,对于一个帝王来说的确很难不高兴。
估摸着汗阿玛这股高兴的劲儿是要持续好几天的,或者直接持续到过年?
胤禔听到了胤礽的解答,明明是解了他心中的疑惑,但他显然更不高兴了。
虽说胤禔和胤礽都有自己的母家,但现在他们都在上书房中显然和自己的母家是联系不了太多的。所以胤礽知道的这些事情,多半就是汗阿玛告诉他的。
想到这个胤禔就很难开心起来,明明他和胤礽都是汗阿玛的儿子,但汗阿玛待他和胤礽实在是差别有点大了。
想到这里,胤禔微微垂下了脑袋。太子和普通皇子的区别就这么大吗,感觉汗阿玛只有待胤礽似亲生的,待他和老三都像是对侄子一般。
隔壁的两位公主似乎也被康熙夸赞了,这边隐隐能听见一点声音。
康熙在上书房没有久待,吴三桂死了他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去处理。比如论功行赏,在前线浴血奋战了这么久的将士们是时候该好好地犒劳一下了。
犒赏封官加爵都是不能少的,倘若不能好好地奖赏将士,那日后谁又愿意为了他,为了大清在前线拼搏呢?
汗阿玛走了之后,上书房又陷入了琅琅读书声中。胤禔和胤礽即便□□上有些犯困,但因为心理上和自己的兄弟较劲,谁都不愿意成为师傅口中批评的那个人。
于是乎这两个孩子即便犯困,但坐姿依旧很端正,背脊挺得如山峰,表情认真而又严肃地看着师傅。
来讲课的师傅似乎是被这两位影响了,声音也逐渐严肃了起来。
但被影响的人里不包括亦晴,给她讲课的师傅先是温习了一下前些日子学的东西。很是惊喜地发现大公主没忘多少,便愉快地开始讲下面的东西。
上午一晃而过,到了用膳的时候亦晴看着雅尔檀和埃尔赫安珠精神奕奕的样子,又看了看自己身边明显已经萎靡不振的胤禔和胤礽。
看来给这两个小子请假的事情不能经常干,亦晴反思自己。如果多来几次的话,感觉胤禔和胤礽为了补进度就会把身体累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