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82章(1 / 2)

在看到陛下会因朱允炆清洗功臣时,他就怀疑其中会不会包括自己。

他是常遇春的妻弟,懿文太子的太子妃常氏是他的外甥女,长子朱雄英早年薨逝,还有一子朱允熥。

常氏早薨,朱允炆生母吕氏就被册封为太子妃。

陛下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就有可能怀疑他支持朱允熥而将他诛杀。

原本只待朱棣一朝有无自己的出现,蓝玉就能推测“被冤杀全族的功臣”中是否包括自己。

可现在他没法确定自己的死因。

不知自己因何而亡,陛下所立太子又是声誉榜排在前九的燕王,蓝玉已平息他念。

无论自己原本是死于陛下为朱允炆铺路,还是靖难之役败于燕王,此世都不会发生。

即便没有证据,蓝玉也总感觉自己就是被诛族的功臣之一。

他当即决定收敛,不敢再行跋扈之事。

【秦念:既然朱允炆已经禅让,这《奉天靖难记》也没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你在美化战绩。】

三个朱棣都松了口气。

也都意识到秦念此前拿《奉天靖难记》讥讽他,实则是为了迫使朱允炆尽快禅让,以停止内战。

当然,秦念本可直接说靖难之役。

从大哥相关的伪史开始说,就是在故意给他难堪。

她秉性如此。

第137章

【秦念:不仅美化的战绩无人在意, 在你孜孜不倦的贬低下,后世甚至觉得你能篡位成功,纯属朱允炆太废——朕也是这么想的。】

朱允炆:“……”

朱棣改史是朱棣的过错, 而他削藩不成反被篡位,也的确说明他无能。

皇祖父留给他的兵力远超燕王,他却仅仅支撑了三年。

想到自己听信黄子澄之言,将朱高炽放回北平,让被朱棣认定是“色厉而中馁”的李景隆当统帅……

朱允炆只得苦笑。

【朱棣:是朕不该改史。】

朱棣已经不知道这句话自己说了多少回。

伪史话题总算是结束了。

【秦念:那接下来就说说储君的话题。是不是当初朱八八没封你为太子,你就对不是太子的次子百般溺爱?】

【朱棣:朕已将高煦徙封到乐安州。】

朱棣呼吸一窒。

他当然清楚秦念想说什么。

必是指他当初在储君之事上犹豫不决,致使高煦、高燧多次诬陷太子。

但令朱棣恐慌的并不是此事。

四年前他将高煦徙迁乐安,储君之事已定。

秦念既然知道现在是永乐十九年,她也必然知道高炽的太子之位已然稳固。

突然提及此事……

………

年轻的两个朱棣皆惊。

都猜到必然是自己偏爱次子, 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只得庆幸自己所在的时间, 一切都可以挽回。

既然认定朱瞻基是皇太孙, 那么他们的继承人就只能是高炽,不会再有储君之争。

【秦念:“纵卫士于京城劫掠,为兵部指挥徐野驴所执,高煦遣人捽野驴至, 以铁爪挝杀之, 又闻其支解无罪人暗投之江”——这些罪行, 只需要徙封乐安?】

朱棣望着天幕,这一刻他体会到了父皇的感受。

朱高煦也是在此刻才知道何谓恐慌。

他不是蠢货,当然清楚秦念能迫使皇祖父赐死秦王和齐王,就能逼迫父皇赐死他!

【朱棣:靖难之役,高煦屡次救朕于危难, 功绩斐然……是朕溺爱于他, 才致使其恃功骄恣, 多犯不法之事。】

【朱棣:秦皇,朕只求留他性命。】

朱棣后悔不已。

溺爱子嗣,惯子如杀子的岂止是父皇?

【秦念:呵,现在知道是你的溺爱致使他恃功骄恣?】

朱高煦“所为多不法”时,朱棣没有惩治他。

反而认为是长史程石琮、纪善周巽等人不能纠正朱高煦的错误,就把这些人贬到交阯为吏。

多行不法却不被惩处,朱高煦当然会变本加厉。

【朱棣:……】

【秦念:朱元璋,你大明的皇子皇孙们,可真就是畜生扎堆。】

【朱元璋:皆为朕的过错。】

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

此时的朱高煦才十三岁,是他的第十个孙子。

其言动轻佻,不为他所喜。

但他也没想到未来的朱高煦竟然会纵容卫士掳掠、擅杀有功官吏、肢解无罪之人。

他甚至不能责怪老四。

对皇亲国戚的纵容始于他朱元璋。

【秦念:朱高炽,你监国的时候也在纵容朱高煦,才让朱高煦越发猖狂。朱棣要将他废为庶人,又是你在求情。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无辜的死者?让这种畜生当藩王,封地百姓遭到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