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o8章(1 / 2)

【秦念:继续说富宋:你减免苛捐杂税、降低田赋,农民有存粮可卖,这就使得百姓有积蓄。】

【赵匡胤:朕只是效仿前人。】

减免苛捐杂税、降低田赋皆是学自前朝明君,赵匡胤不敢揽功。

大宋百姓皆谢陛下。

陛下终结战乱,又劝课农桑,减免赋税。

这些都是他们亲身体会的良政。

家中有了存粮,还可售卖于市,就使家中有积蓄。

【秦念:其次是兴商。】

【秦念:系统性疏浚河道,贯通漕运,有效促进商业往来。】

疏浚河道。

李世民第一时间想到的竟是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

南北贯通之后,“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大唐承隋之利。

河道疏浚一事,历朝历代皆有为之。

各朝皇帝暂时还看不出赵匡胤的特殊之处。

【秦念:明确商税,公正公开且较低的税率极大促进商业发展。结合百姓有积蓄与商道畅通,大宋的商业开始蓬勃发展。老赵,你每年收的商税是不是越来越多?】

【赵匡胤:确实如此,如今已经达到十之三四。】

李世民震惊。

仅是明确商税,就能让商税达到十之三四?!

此时的大唐仅征收关市税,即商人入市缴纳市税,经关卡需纳关税。

但商税占比极低!

【李世民:何为明确商税?】

第81章

【秦念:商品过关时缴纳的关税需明确税率, 不能每个关卡想怎么收就怎么收;哪些关卡能够收税也必须明确,任何地方不得私设关卡。】

各朝商人紧盯天幕!

除宋以外,其余各朝的关税都是极为混乱。

作为商人, 他们跨地行商要做最麻烦的事就是打点各关的守卫。

如今却看到有宋一朝,其关税居然是明确公开!

如此一来,跨地行商是赚是赔一算便知!

【秦念:另一种税叫交易税。商人按卖出商品的价格进行交税,税率也应当明确。】

【李世民:原来如此。赵匡胤,你是如何制定税率?】

【赵匡胤:行者赍货,谓之过税,每千钱算二十;居者市鬻,谓之住税,每千钱算三十。】

【赵匡胤:过税为秦皇所言的关税, 住税为交易税。】

这段税率出自《宋史·食货志》, 没有记载是哪个皇帝定的。

但《文献通考》中记载:

“艺祖开基之岁, 首订商税则例,自后累朝守为家法。”

——宋太祖开国那年,首次制定《商税则例》,(宋朝的)后世君王都奉为家法。

可见商税的制定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功劳。

秦念认为宋太祖的文治被普遍低估, 《商税则例》可以说奠定了宋朝商业繁华的基础。

………

其余朝代的商人眼睛都红了。

这商税就该大宋赚!

如此低额且明确的税率, 若在他们所在之朝, 当有多少利益?

【秦念:朕给你个改进的措施。交易税应针对不同的商品上下浮动,当然,这个浮动也必须足够明确。】

【赵匡胤:如何浮动?】

大宋百姓胆战心惊。

此前战乱之际,各种赋税纷杂混乱,他们饱受其苦。

如今各种赋税总算稳定下来, 他们也习惯了陛下制定的《商税则例》, 实在害怕再生混乱。

【秦念:平民百姓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尽可能压低税率;豪富权贵才买得起的商品,越贵税率就该越高,也叫奢侈品税。】

大宋平民皆松了口气。

显然,这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正相反还要降低他们的税率!

至于豪富权贵,对秦念这话有点异议,但也不算多。

“豪富权贵才买得起的商品”,以及“奢侈品”一词,倒是让他们有些得意。

税率高一点也无妨,要是高到买不起——那就不买了。

反正不是“生活必需品”。

………

刘彻看向桑弘羊,见其正快速记录秦念所言。

他想起秦念此前所言“权贵豪富才会用到的物品,可禁止私营以富国库”,这是对均输平准的建议。

这“奢侈品税”,应当可与均输平准相结合。

【赵匡胤:必遵从之!】

赵匡胤感叹:“这是侠义之风。”

“父皇,为何说秦皇是侠义之风?”

赵德昭不解。

但他现在已经有资格就不解的事情询问父皇。

“劫富济贫,自是侠义之风。”

………

墨家弟子目光灼灼。

他们尤喜这位秦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