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半天,才有个老门子战战兢兢的出来说:“我家老爷正在病中,概不见客。”
林泰来也不为难老门子,“那你替我传个话!”
老门子又惶然道:“我家老爷为了养病,不与外界通话。”
林泰来:“……”
这不但是装病装傻,为了更逼真的装傻,还要装聋作哑,假装不收任何外面消息?
“如果不肯传话,那我就打进内院,亲自对你家老爷说!”林泰来恶狠狠的威胁说。
身后一百多条大汉表示,完全有这个实力。
林泰来揪着老门子的衣领说:“你立刻去对你家老爷说,今天我已经举荐了他经略朝鲜!希望他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到了次日早晨,关于廷议的奏疏呈进内廷。
内阁票拟意见是,其一,允许朝鲜君臣先将财物送过江,以辟与倭寇合谋嫌疑,另赐朝鲜国王二万银两为安居费;
其二,十万兵马一时难集,而朝鲜事态紧急,可先汇聚四到五万兵马出征。
其三,陆光祖年事已高,又非知兵大臣,应另择青壮知兵大臣经略朝鲜。
而后内阁票拟和奏疏原件一并被呈送到万历皇帝面前,等待皇帝做出最终决定。
对于让朝鲜君臣用财物自证清白,万历皇帝非常没意见。
只要银两方面不是问题,那么调集大军也就不是问题了,这条也过了。
就是看到陆光祖这个名字,万历皇帝略感迷惑,忍不住身前的司礼监诸太监说:
“上次陆光祖力主廷推阁臣,结果被推出来的人就是他。
这次他不是一直坚决反对调集大军么,怎么廷推出的经略又是他?”
厂公孙暹奏道:“是林泰来出面推举的陆光祖。”
万历皇帝愕然道:“把军国大事视为儿戏么?”
掌印太监张诚奏道:“实话实说,用陆光祖经略朝鲜真不行。怕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别难为一个年逾古稀的老者了。”
另一个秉笔太监陈矩奏道:“林泰来或许是害怕心怀不忿的陆光祖不顾大局,在后方掣肘败事而已,所以才先会把陆光祖架上去。”
万历皇帝对陈矩吩咐说:“你现在就去问陆光祖,敢不敢承担经略朝鲜之重任!”
陈太监奉了旨意,便急速出宫,前往陆光祖府邸。
对别人可以称病避而不见,但圣旨到时,就算快死了也得爬出来接旨。
陈矩看着憔悴不堪的陆光祖,暗叹一声这老头最近也不好过,便将皇帝问话转达了一遍。
陆光祖垂头沉默了好半天,但陈太监没有催促,耐心的等待着。
陆光祖多么想昂首挺胸、慷慨激昂的接下这份重担,但是他不敢。
他怕被天下人耻笑,他怕把事情搞砸了身败名裂,他怕自己这把老骨头死在异国他乡。
陆光祖掏出了一本辞官疏,对陈矩说:“臣久病缠身,难以视事,乞请皇上将臣放归山林。”
挣扎了许久,最终还是被逼到了这一步,四十六年的宦海生涯宛如一梦。
或许从扛起清流势力大旗开始,就注定会是这个结局了吧?
陈矩面无表情的回答说“知道了”,然后收下了奏疏,回宫复命。
给你机会也不中用啊!万历皇帝指着陆光祖的辞官疏,对掌印太监张诚说:“批了。”
然后又下旨说:“不用另选人了,直接起用林泰来经略朝鲜及备倭事务!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便宜行事!赐麒麟服!”
选择那个总是打胜仗的人,没毛病!
(本章完)
------------
第六百七十三章 经略幕府开府日常
陆光祖是清流势力目前事实上的扛把子角色,被逼辞官对清流党人而言又是一次沉重打击。
其损失程度,不亚于前年失去了对吏部的把控。
除非林泰来在朝鲜国大败,否则陆光祖肯定回不来了。
众望所归的林泰来接下任命后,便去了一趟兵部,把经略关防领了。
在大明官场的概念里,无论实际品级如何,大体上总督职权大于巡抚,经略职权又大于总督,都使用长方形关防为印信。
当兵部右侍郎宋应昌将新铸造的“右佥都御史假兵部右侍郎经略辽东登莱朝鲜等处备倭事务便宜行事关防”交付给林泰来时,心口突然就痛了一下。
不知怎得,他感到似乎失去了什么,又似乎有什么东西从自己的身体里被抽离了。
拿到关防后,林经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了本奏疏。
在奏疏里列了一份名单,以“好大言其实无能”为名,请求禁止这些人参与和议论朝鲜事务,都是最近两个月攻讦过林泰来各项奏议的人。
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让耳根清净点,林经略最近身体和精神都有点疲累,不想和言官对线。
大规模出兵是一项复杂的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