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晔一听,脸更红了,但也没有反驳。
林三七治好她父亲的疾病,平时在粮食上多有照顾,现在还安排她实习和工作,这不是妥妥的准女婿嘛,普通朋友哪有这么热心?
潘仁也停下了筷子,一拍胸脯:
“大姐,以后你去宽街中医院工作,那我在学校里说出去也倍儿有面子,姐夫,以后你能不能也安排我进宽街中医院?”
林三七嘿嘿一笑:“就你每次都考不及格,甭说宽街中医院了,你窄街中医院都轮不上。”
众人又轻笑起来。
林三七认真看着潘晔说道:
“来中医院实习呢,现在有两个去处,一个是留在宽街总院,这里离家近,照顾方便一些。另外一个选择是去昌平分院,但分院条件很差,说白了就是一大农村。
我过年以后就要暂时调到分院去工作,如果你去分院实习有一个好处,咱们中医院有12位国宝级老中医会被下放到昌平分院,如果能拜他们其中一人为师,对你的医术提升绝对有好处。”
这些话是沈院长说给他听的,但不妨碍林三七现学现用。
潘晔这时候有些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学医术最好是去昌平的分院?总院不是有更多的老专家吗?”
“那不一样,留在总院的老专家都是清清白白的,高傲着呢。
像我爸,他的核心医术连我这个小儿子都不教,只教会了我大哥,所以留在总院,那些老中医未必肯教你真医术,顶多就是教些皮毛。
去分院就不一样了,那12个老国宝现在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人生最黑暗的时候,相比锦上添花肯定没有雪中送碳来得好。
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咱们侍候好他们,真心换真心。再加上他们身边也没人,要想自己的医术不失传,肯定愿意教给咱们,那学的可就是真本领了。”
潘晔听了若有所思。
做为老北平人,她当然想留在城里实习工作,毕竟城里生活要远远优于农村生活。
但她又觉得林三七说得对,这么好的机会不去拜师学医,以后可能就没这种机会了,错过了可惜。
潘仁则有些不理解:“姐夫,那你们这不是趁火打劫嘛,欺骗老人家的感情,偷学他们的医术。”
林三七夹起一把羊肉塞到了潘仁嘴巴里:
“吃吧吃吧,大人的事情你少管,我们这叫不让传统中医失传懂不懂。”
吃完饭,潘晔三姐弟准备回家去了,林三七又将三袋子物资送给了这姐弟仨:
“这里面有面粉、水果罐头、猪肉、羊腿,还有一些坚果,你们一人一袋背回去,可以过个好年。”
潘晔这时候也不怕难为情了,心想反正自己准备以身相许了,女婿送丈母娘家东西也是应该。
“林三七,我已经想好了,你去昌平,我也去昌平。”
第200章 肌腱断裂加骨折
“怎么样,衣服暖和不?”
金采凤一边替丈夫整理衣服,一边得意扬扬问道。
林苦参整了一整领子,看着自己身上这件蓝色新棉袄高兴地说道:
“暖和,当然暖和了,外面看看是普通棉衣,内层用的却是貂毛,还有比这更暖和的衣服了?呵呵。”
“那是,搞来搞去,还是咱们小儿子有本事呀,咱们退休后也能享享福喽。不过就是这衣服太珍贵,如果给老大老二家都做一套就好了。”
这样的棉衣金采凤也有一件,林三七说是从内蒙买来的。
其实这棉衣棉裤都是他从某宝上网购的,而且还是定制款,衣服式样采用的是老款类似中山装样子,衣服还有4个口袋,就连面料也是深蓝色的复古色。
林三七只准备了3套,父母一人一套,自己一套,没给兄弟和侄子侄女准备。
林苦参却不以为意:
“兄弟都分家了,凭什么小叔子要给哥哥嫂嫂买衣服?光这棉袄,估计没有几十块钱下不来,没有让未婚小弟掏钱的道理,你少管。”
其实老头心里跟明镜似的,老小这是在防着老二一家呢。
毕竟这种棉袄已经是作弊了,貂毛虽然穿了舒适暖和,但那是劳动人民能穿的东西?
万一哪天有个风吹草动,老二媳妇拿着貂毛棉衣去举报,估计林三七肯定要吃不了兜着走,所以这个烂好人绝对不能做。
要不是当年老二玩的是未婚先孕那一套,裴雪花铁定入不了林大夫的眼,也进不了林家的门。
金采凤这时候拎着篮子准备出门了,过年了,哪怕再困难也得上街去采购点年货,否则没有氛围感。
林苦参也戴着帽子出门了,在院门口还碰到了同事吴信厚。
“老林,早啊,你说也奇怪,今年怎么一场雪都没下?尽刮风了。”
林苦参抬头看天,低声问了一句:“你老家情况怎么样?下雪了没?”
吴信厚老家是东山省,家乡有个小调是这么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