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一提,这辆车的实际主人是谷熙,再上一任是盛高野,这就是盛高野当年留学的时候刷老登卡买豪车包包卖给朋友套现的车之一,一出店就卖了变成二手,其实还很新。
谷熙毕业了回国也没把车处理掉,反正他有房,就停家里,有时候来好莱坞附近会开这个。
赵珺在这边拍戏,谷熙就把自己的车借舒晴开了。
“去吧去吧!”亨利鼓动赵珺,“你还没吃腻这附近的餐厅吗?我在网上看见一家评价超好的披萨店,带你们去尝尝正宗的意大利披萨。”
赵珺有点心动。
作为演员,亨利当然很擅长读情绪,他看出来赵珺意动,继续诱惑:“超好吃的披萨,撒满芝士,可以拉丝~比美国菜好吃多了!”
“我们美国菜也很好吃!”本杰明默默反对,被两个来自美食大国的人无视了。
赵珺确实也想吃点好吃的,答应了。
其实对于娱乐圈的各种从业者来说,基本上啥都好吃。
演员要控制身材,天天饭都吃不饱,吃些难吃的减脂餐,稍微正常一点的食物对他们来说都很美味。
别信那些明星推荐美食,好吃的东西可能有,但味道一般的也很多。
倒也不是明星骗人,主要是人家真的觉得好吃。吃多了菜叶子吃啥都香。
实在想信,那至少信看着胖一点的明星。
赵珺还没有到要控制饮食的年纪,她吃得正常,更何况系统还能赦免一餐。
助理们跟导演组报备了一下,本杰明的助理开跑车载着三个小演员,剩下的助理另开一辆车跟在后面。
出了剧组,靠亨利看着手机指路又走了几十分钟,终于到了目的地。
这家餐厅人确实不少,应该味道不错。
一行人进入餐厅排队点餐,赵珺抬头看墙上的菜单。
其实她看不太懂这些饮食上的特定名词,不过还好边上有图片,看着哪个好吃选哪个就行了。
各种色彩的披萨看着都很香,她陷入了犹豫。
亨利不看菜单直接就点餐了:“一个那不勒斯披萨,再来一个玛格丽特披萨。”
他不像在拍戏的时候,没有控制自己的意大利口音,老板发现了,和亨利用意大利语搭了几句话。
亨利转过来得意地对两人说:“老板是意大利人,我们意大利人很会做披萨,这家店披萨肯定好吃,我们点不同的口味吧,待会好吃的买一点回去给其他人尝尝。”
赵珺和本杰明点头。
本杰明也抬头看了一会儿:“我要一个夏威夷披萨吧。”
“夏威夷披萨?”亨利纳闷地抬头,正好看见天花板上大幅的夏威夷披萨图片。
五彩缤纷的披萨上面铺着黄色的菠萝块,看着十分诱人。
亨利愤怒地撮起手:“这个老板根本就不是意大利人!”
第32章 8岁,你又提名了
拦住想要当场走掉的亨利和他的助理,大家还是吃完了披萨打包了带走。
披萨确实很好吃,但是两个意大利人坚持不承认这是意大利菜。
除了两个意大利人像祥林嫂一样在那里“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看网上都是好评,我不知道这是美国佬评论的”以外,剩下的所有人,包括在剧组吃到外卖的工作人员们都觉得很好吃。
本杰明认领了这顿饭作为美国菜。
嘻嘻哈哈地拍了一个多月,除了天气渐渐变热但是剧里是春天所以得穿多一点稍微有点热以外,拍戏的生活还是很快乐的。
到了八月中旬,赵珺才总算杀青。
除了《昭昭》那小半年,她还是第一次在剧组拍这么长时间的戏。
上个月威尼斯电影节公开了今年入围各个竞赛单元的优秀影片,《横冲直撞》顺利入围地平线单元,《顽童》则入围了主竞赛单元。
赵珺以自己的审美判断,《横冲直撞》还有点希望,《顽童》的获奖概率不大。
因为《横冲直撞》的地平线单元不如主竞赛单元,这个单元就有点像《昭昭》入围的那个戛纳国际影评人单元,都是给新人导演的奖项。
不过相对而言,地平线单元在威尼斯的含金量比国际影评人单元在戛纳高,它在戛纳对应的是“一种关注”单元。
其实《顽童》更贴近地平线单元喜欢的那种创新,但是图娜导演真的不能算新锐导演了。
她年龄不大,刚刚三十岁,但因为有个影后养母,图娜导演初中就在剧组实习,高中自己拍短片,大学更是有电影上映,票房还不错。
十几年的导演生涯,怎么算都归不到新导演的类别里。
可惜了,《顽童》放在主竞赛单元又有点弱了,本来在地平线单元,很有可能拿到最佳影片的。
现在去了主竞赛单元,赵珺怀疑最后《顽童》只能分猪肉分到个剧本奖,或者是特别奖之类的。
要是两部片子换过来就好了,《横冲直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