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o章(2 / 2)

书,不然下次冬天还冷。

有空再去。

你回回都没空,总忙。

温允挤着她,暖意落下来,人就变得懒洋洋的,动都不想动,干脆靠着赵时余,扯对方的大衣围住自个儿。

张姨老家临河,房子建在河岸后的半山坡上,从窗户里远眺,外面的景色秀丽优美,蜿蜒的河道,重叠的群山,以及河对岸错落有致的一幢幢房屋。

温允指着河畔的生锈腐败的船问:那是什么,搁浅了吗?

不是,那是采沙船,现在停工了,采沙公司的人走了,船就留这儿了。赵时余说,看到河中间的那块地没,那叫沙坝,有的说是沙洲,采沙船就是采那块地的。

现在不采了吗?

不能采了,政府不允许。

为什么?

保护生态环境,以前采太狠了,河岸都挖空了,以前这里还有河滩,很长一段,现在全没了,要不是政府阻止,那些公司能挖到张姨家门口来。赵时余解释,竟然还挺懂这些,对了,别一个人去河边,尽量离远点,不然小心掉下去了起不来。

温允不去河边,她跟着赵时余,这人去哪儿她去哪儿。

那采沙船怎么不开走,留下等着以后能开采了又采么?

不是,船开不走,所以留下了。

咋会开不走?

当时没涨潮,水浅了,我们看到的这一片还好,但是下游上游好多河段都干了,没水走不了。后面那些公司好像又出了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很多地方都不能采河沙了,一直就没人管了。

温允是城里长大的孩子,说起来,这是她第一次到农村,在此之前没接触过这些地方。赵时余不同,几岁大那会儿,有两三年吴云芬他们太忙了,张姨进城下乡都带着她,她曾在乡下陆续住过一长段日子。

温允对很多事都感到新奇,平时赵时余没说过,头一次听她讲这些,温允难得话多一次,追着问了一大堆。

下午出太阳了,赵时余带她出去晒太阳,骑电瓶车到镇上晃悠。

张姨老家村子离镇上很近,开车几分钟就到了,过年期间,以往萧条冷清的镇子变得比四平县城里都热闹,街上人特多,到处都是小摊,卖春节用品的,卖水果的,还有烧烤摊,这三样最多。

温允看什么都新奇,人多的地儿拥挤,她牵着赵时余,不敢松手,等走到人少的地段,手心濡出了细汗。

走一段,赵时余介绍一段,对这儿到处都熟悉。赵时余买了一把烤串,焦香的牛肉和五花肉滋滋冒油,赵时余喂她吃,说:尝一下,看喜欢吃不,能吃晚点我们再买点。

她投喂什么温允都吃,能吃辣了,不像小时候这不能吃那不能吃。

卖烧烤的摊主才十几岁,看起来比她们都小,温允以为人家是经济困难所以辍学不读才出来卖串的,杵烧烤摊前站了两分钟,她竟掏五百块钱出来买串,要不是赵时余拦着,小烤串一到两块钱一串,五百块能把她俩撑死都吃不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