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雅笑着点头,“可以呀。”
她不挑吃的,吃什么都行。
苏韵抬手看了一下时间,“那我们就先过去吧,快十一点半了,晚了去就没位置了。”
李文雅眨了眨眼睛,“生意这么好的吗?这么快就没位置。”
苏韵道:“都不能用好来形容,是火爆,不到十二点,店外头就排长队了。我们军属院,和附近村子的,排一二十分钟队,端着碗站在店外头都要吃。”
“真的假的?”李文雅有些难以置信。
郑秋兰笑着说:“你等会儿就知道了。”
李文雅背上包,一边跟着幺姨往外头走,一边想:要是真有这么火爆的话,那倒是一个新闻题材呢!
李文雅是都市日报的记者,最近正愁没有什么特别的题材报道呢。
苏韵她们不到十一点半就到店了,但店里也只剩最后一张桌子了。
“好险,差点儿就没位置了。”苏韵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郑秋兰带着侄女儿坐在了她对面。
余惠正在下面,笑着喊了一声:“苏姐,郑姐。”
“苏姨,郑姨,还有这位姐姐,你们吃什么面?”顾东化身点单服务员前来点单。
“有牛肉面,肥肠面,肉丝面。”顾南站在后面补充,“牛肉四毛,肥肠三毛,肉丝两毛。”
“文雅吃什么面?”郑秋兰看着侄女儿问。
李文雅想了想道:“肉丝面吧。”
她吃肉丝面倒不是因为肉丝便宜,而是她从小就爱吃肉丝面。
她妈做的肉丝面,一直是她觉得做得最好吃的。
要是这家的肉丝面,能做得比她妈做的还好吃,那就是真的很不错了。
苏韵和郑秋兰都点了牛肉面。
“幺姨,你们跟开店的老板很熟吗?”李文雅问。
郑秋兰点头,“算熟吧,小余人很好,也是军属。”
李文雅打量了一下简单得有些简陋的面馆,“虽然说现在支持个体户开店了,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有开面馆的。”
“城里别说面馆了,就连包子铺都没有。”想换个口味都不行。
苏韵笑着说:“所以,小余也是很有想法的。我听人说,这里也有人开包子铺的,刚刚走过来怎么没看见?”
第215章 怎么娶了你这个蠢货
隔壁桌的人听见了,就接话说:“包子铺刚才关门了,卖用隔夜肉馅和面皮包的包子,馅儿有味儿了,面也酸了,把一个孩子吃进医院了,人家妈妈来找她们算账,就关门了。”
苏韵一听就皱起了眉头,“做生意怎么能这样呢?都变质来的食材还拿出来卖。”
“不想亏欠呗,变质了的东西,也拿来卖给我们吃,我以后是不会再买她家的包子了。”
“这么坑人,谁再买她家的包子,谁就是傻子。”
“就是,还是小余实在,做的面好吃,用的肉也是好的,真材实料。”
食客们还不忘踩一捧一。
余惠笑了笑没说话,往锅里丢了三把面。
面对店里客人的这些讨论,她从来都不参与。
三碗面端上桌,李文雅就抽了一双筷子,细细地把面拌了。
拌的时候,肉丝面的香味儿就不停的往她的鼻子里钻,让她不由咽了咽口水。
低头,一口肉丝面入口,眼睛骤然一亮。
面条爽滑劲道,肉丝鲜嫩,调味麻辣鲜香,这一口肉丝面,可比她妈做的好吃多了。
“好好吃。”
苏韵笑眯眯地说:“好吃吧?”
李文雅点着头又嗦了一口面,等面咽下去了后,又说:“这哪里是间普通的面馆,分明就是一间美食店。”
没错,就是美食店。
能被称之为美食店,是极高的评价了。
国营饭店只是饭店,能提供果腹的饭菜,并不是美食店。
郑秋兰无声地吃着面赞同点头,这个牛肉面,可太香了,香得她都没空说话了。
三人面还没吃完,外头就排起长队了。
等三人吃碗面出去,李文雅就被门外的场景震撼到了。
要是把这样的场景拍下来,报道出去,一定会引起轰动。
一个军属开的小小面馆,竟然能有这样的生意,也会激励更多的人,响应政策,加入到个体户的行业中来。
国家现在开放了个体户经商,这样的报道,也是一种积极正向的报道。
李文雅心头火热,这个报道她一定要做。
因为客人们都来得早,余慧她们今天下班也早了些,一点半就卖完了。
有几个孩子忙帮,收尾也快了很多,两点多就收拾完可以回家了。
余惠和钱兰说笑着锁上店门,准备带着孩子回家,一转身就看到方才和苏姐和郑姐一起来吃面的姑娘,正捏着单肩包目光灼灼地望着她。
“你有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