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说。”
尉戈接着她的话道,“姑娘不会无缘无故深夜找我分析军情,莫非又想劝我出兵?”
姜湄被他道穿来意,脸上稍红,转瞬又褪去血色,变得雪白,“只要殿下出兵,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尉戈靠在椅背上,姿态随意,脑中所想却很慎重。他只思考了一会儿,断然道,“不行。”
“为何?”姜湄声音扬高,有些不可置信,深呼吸两口稍稍平复情绪后,她道,“殿下刚才也说明王先入京城,有很大机会问鼎宝座。当初殿下拒绝出兵,因为京中天子仍在,出兵形同谋反,但现在圣上极可能已不在,殿下此刻出兵助明王一臂之力,功劳堪比开国之功。”
姜湄说的入情入理,情真意切。
尉戈听完摇头,仍是那两个字,“不行。”
姜湄贝齿咬唇,脸上又恼又怒,“殿下。”
尉戈摆摆手,道,“告诉你两点,其一,皇城大火,倘若只有明王一路大军入京,今日我会考虑你的建议。其二,皇城若是没有这场大火,我今日也依然会考虑你的建议。但是现在,昆州绝不会出兵襄助明王。”
姜湄听他说完两点,面如死灰,想到明王妃委托的任务,她还是追问一句,“明王愿以云州、矩州及云南戍边相让,殿下不需屈居任何人之下,称帝称王皆可。”
尉戈一笑置之,令赵宝,“送姜姑娘回去吧。”
姜湄知道没有条件能打动他,面色难看至极,转身之际,忽然道,“看殿下治下政令通达,本固邦宁,妾以为殿下志向不止于此,原来是错看。”
尉戈道:“我却觉得姑娘,不,矩州最大的毛病是不知命。心虽大,命却不及。”
姜湄噎住,一跺脚,转身就走。
第133章
京城内,权宦高官、士族勋贵有一大半全困在了宗正府。
第二日清晨,一群人三三两两聚在后堂,等待御医换药的时候,趁机打听德王的伤情。
杜岩的这一枪实在是狠,德王几乎已经是皇位所属,谁知这一伤,让天下形势都变得混乱起来。众人无不在心中忖度,德王若能养好伤,自然是下一任帝王,若是就此呜呼,那这个天下,到底该交到谁的手中?
祁王在清晨时分醒来,他并没有受伤,但惊吓受了不少,耄耋老者,身体衰败,经过昨日一遭已经伤了元气,御医开的全部都是温补方子,几碗汤药灌下去,人才慢慢缓过来。
祁王辈分大,是宗亲中的支柱,他醒来不久,听说明王下狱和德王伤情,沉默半晌,让人把安阳郡王请来。
宗亲们劝“叔公别太伤神了”“等等也不迟”。
祁王老眼一睁道,“老夫还有几日可活,现在不伤神还等什么时候,这一大烂摊子,我都没脸去见先祖列宗。”
郑穆来到祁王的房内,床前摆着矮几,银盆里温着汤药,浓郁的药味弥散在空气里,闻之生苦。
祁王半阖着眼,直到他走进才听见声音,张开眼招手让他上前。
“郑穆,”祁王口气严肃,“矩州、袁州两路大军在哪里?”
“还在京城外二十里候命。”
“候命,候谁的命?”祁王道,“明王弑君,罪不可恕,矩州军就是叛军,应及早收服。至于袁州军,让他们回袁州吧。这两张桩事,一前一后切不可顺序搞混。有袁州军在侧,才能压服矩州军。”
郑穆拿起汤药碗,轻轻用勺子搅动,喂到祁王嘴边,“叔公放心,大军无帅,不会再有攻京的逆举。”
祁王语重心长道:“局势乱成这样,不得不防啊。时间长了,群龙无首,下面就会滋生想法。处理兵事,宜早不宜迟。你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京中这些门阀世家想法极多,越是这种时候,魑魅魍魉越是多,想要以小博大的大有人在,一定先要稳住。无论如何,江山社稷不能乱。”
郑穆点头称是。
祁王一口气说了许多话,急喘起来,默默喝了几口药,面色好转,他道,“英宗生的好儿子啊,兄弟阋墙,自相残杀,搅得天下大乱,现在竟没有一个完好的。真真让人心痛。”
老王爷一脸悲痛惋惜,郑穆劝道,“叔公别急,德王伤势没有恶化,慢慢将养会好的。”
“你别拿好话来哄我,他……”祁王抿唇,眼中有些沉重,“他要是好不了,该如何?”
郑穆放下药碗,沉默不语。
祁王道:“国不可一日无君。”
郑穆道:“只要德王还在,就应德王为君。”
“倘若德王有个万一。”
郑穆神色凝重拢紧眉心,“德王膝下有嫡子。”
“胡闹。别的时候也就算了,短短两年内我朝已经宾天两位帝王,内乱未平,让一个黄口小儿来做皇帝,这不是引得天下躁动吗?平顺年间让小儿继位我没意见,但是这种时候,万万不能选一个儿皇帝。”
郑穆道,“叔公有主意?”
祁王浑浊的双眼直视他,眼神中有打量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