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73章(1 / 2)

负责人:“优生优育,才能让大家的家族更加强大,健康的姑娘,小子,身子成熟了之后,生下来的孩子,也会更健康,健康的孩子长大,才能真正为家族创造更好的条件。”

优生优育。

大家慢慢咀嚼这几个字。

是啊,优生优育,村里那些身体好的小夫妻,有的要孩子要得晚一两年,生出来的孩子壮壮的,打小也不爱生病。

年纪更小的夫妻,就算生下孩子,养不活的,也比比皆是,如此一来二去,反而耽误了时间。

晚个两三年成婚,也没什么的。

姑娘养在家里,也还能帮衬着家里一点儿。

这晚婚晚育,优生优育,近亲结婚的事情,算是交代妥当了。

接下来就是上学的事情了。

村里的村学,当初改革的时候,是君郁参与了的,也说了,姑娘和小子都能来上学,大家的学费都是一样的。

但是能送姑娘来上学的,整个村子就两户人家,而这两户人家,恰恰好,都还是前几年被流放过来的,深知姑娘读书,也是有好处的。

其他的人,就没人这么想了,觉得送姑娘读书,浪费钱,也浪费时间。

反正现在有知青带领他们脱盲,聪明的姑娘,偶尔跟着知青,也能学几个字,长此以往,那不就等于免费学习了吗?

谁还愿意花钱送姑娘去上学啊。

负责人高声道:“城里的女校,大家都知道吧,后续,这女校要开办第二所,第三所,甚至是更多,同样的,大家也知道,女校那边后续是要学技术的,还能在工厂里做工,拿工钱。”

是这么一回事,村里也有姑娘被选上的,每个月都能带点钱回家,家里都可高兴了,说亲事的时候,都能有底气瞅着家庭情况更好的婆家了。

负责人继续说:“女校的校长,咱们村也不陌生,宋夫人说了,女校的教育资源有限,但是工作岗位需求量高,如果姑娘能直接通过文化水平的考试,就能直接上工赚工钱,在女校读书的工人,做工的时候,还得抵扣学费,但是直接招聘的女工,是不需要用工钱抵扣学费的。”

末了,他的语气又十分认真地补充了一句:“不过,大家记住了,是要能通过女校考试的,不是随便认识几个字就行的。”

他解释得十分详细了。

没有一个村民听不懂。

他们仔细算了一笔账。

把家里的姑娘送到村学去读两年,现在读书也便宜了,具体花费,咬咬牙就省出来了,等到姑娘去工厂赚钱了,那学费不就能赚回来了吗?

比起先通过入学应聘,在女校还继续读书,然后赚的工钱还要抵扣学费,实际上要更划算啊。

负责人又继续说:“村学这边,姑娘学费,只收小子的一半,当然了,这笔钱是咱们组织补给学校的,具体这个政策会实施到什么时候,未来再说,大家抓紧的吧,说不定以后这政策就取消了呢。”

姑娘学费减半,也是君秋澜和田瑞商量出来的结果。

如果跟男孩子一样的学费,就算未来能有机会去工厂上班赚钱,依旧会有很多人不乐意送姑娘去念书,毕竟知青扫盲是免费的,能学多少,都算自己的本事。

但如果学费再减免一半呢?就会有更多的人心动。

负责人继续说:“村学里,如果成绩优异的姑娘,可以通过知青夫子的举荐,先一步去参加工厂的招聘考试。”

这又是一个筹码。

提高这个时代女性的地位,想要姑娘们觉醒,要怎么做?是要让她们自己先看到自己的价值。

否则天天喊口号,不顶用啊。

实现自我价值,才能抬得起头说话。

优秀的姑娘,在工厂除了做基础女工之外,还有可能被培养,走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

久而久之,大家的想法,也会跟着发生转变。

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总要有一个开端。

事情都说得差不多了,这才开始收今年的粮税。

粮税减半,每户人家准备好的数额,分一半出来,剩下的,就是他们自己的粮食了。

有老农感慨,这人上了年纪,怎么日子越过越好了呢?

君秋澜看了一会儿,田瑞找了过来。

“君同志,之前你交给我的事情,有着落了。”

他指的是风月场所改革的事情。

那么这种话题就不适合在百姓堆里聊了。

“去你家坐坐吧。”

田瑞赶紧点头,“家里还有两位同志,也多亏了君同志之前提供的方式。”

彻底改革,让所有人都远离‘娱乐’行业,恐怕短时间内也难以实现。

靠官府强制执行,到那时,姑娘小倌们又该何去何从。

给他们另一条道路,这才是合适的。

无论在哪里,无论身处什么时代,娱乐都是少不了的。

去逛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