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啊,将倭国使团压入大牢,审查清楚,不可污蔑了他国。”
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众使臣看着地板上的血迹:……
好一个不可草率。
“好了,闹事者也无了,先讨论正事。”
所谓正事,自然就是各国的朝贡了。
朝贡不单是经济贸易,或者说,他的第一属性,是政治属性。
加入朝贡体系,就是加入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政治秩序体系,其次才是各国之间的贸易来往,而这贸易,又由宗主国,即如今的大梁,来进行一个“定价”,再进行后续的贸易。
当然,仅仅从表面上来看,藩国进献贡品,宗主国赏赐回礼,赏赐多少,便代表宗主国对其的看重,回国途中,路过其他沿途的国家,这些宗主国的赏赐,能代表的意义就多了。
所以,朝贡不是简单的赚钱,当太子提起朝贡,他们也不会主动去寻晦气提倭岛就是了。
因为一下子四个藩国,这一番商量下来,还留使臣吃了一顿光禄寺的饭,不过最终的结果,却还是悬在了半空中,让他们等着。
果然,倭岛还是给他们带来了影响,
然后有意思的来了,下了朝,几家使臣默契的,转头就往东宫求见。
“先打发了,给他们排个时间依次来。绣衣卫那儿应该审出来了,我先去看看。”
其实最开始,他们是打算直接把使臣,尤其是倭岛的使臣,困在大梁的,要么那边派兵来“主动进攻”,要么时候到了,等大梁的海军。
就算倭岛有准备又如何,一个岛,是无法与一国之力抗衡的,尤其是在海船的改良上,还加入了炮车,升级了武器。
谁料到那倭岛的将军如此嚣张。
“在想什么?一脸傻笑。”
从沉浸中回神,姜衡啧了一声,“怎么就傻笑了,不要乱说毁我形象。”
元泰帝也嫌弃地看了眼姜衡,“你是不知道你刚刚的样子,得亏没让外藩使臣看见,不然丢脸都丢到中原之外了。”
“就吓唬我吧。”
直接拿起桌上的状纸准备细看,随口回答元泰帝最初的问题,“我在回味我大殿上的剑招呢,靓吧?”
元泰帝神色难评,选择实话实说,“但凡那倭寇反应快一点,你就要丢脸了,纯花架子,该早点跟我说的,还能给你特训一下。”
这一点评就忍不住了,“你拿剑就有问题,你是杀人不是为了好看,你知道朕当时在想什么吗?生怕你把剑给扔出去了,卫国公都被你吓着了。”
“你平时不是有剑术课程吗?你练太极也在用剑,合着只是装个样子,一点没用心?”
“……我成功杀人了!”还是倭寇!动手前他可是在脑海中仔细模拟了角度的!
“那是你出其不意,不代表你剑用得没问题,以及你从未见过血,大殿内的举动,还是太草率了……”
“中式教育,你赢了……”
“什么?”
“爹,咱能说正事儿吗?我以后又不会动手了的。”所以给我讲用剑,意义不大啊,他又不需要上马拼杀。
知道这是不想听唠叨的理由,但这理由倒也说得过去,元泰帝只能没尽兴的停下,“都在上面,你看吧,朕觉得,如果要出兵,那几个藩国也不是不能用。”
因为天幕,已经确定泄露出去了。
竟有人觉得倭岛有金山银山,千辛万苦偷渡了出去,以为他去了倭岛就能带回金银,结果呢?被抓了吧?为了活命,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人也没了。
而倭岛反倒是有了准备,虽然觉得天方夜谭,但经过对大梁的观察,以及他们真的挖出了银山,不得不信。
最终,拉着其他几个国家,以朝贡为名,企图在大梁境内窥探一两分真相。
在他们看来,几个国家一起朝贡,哪怕是为了天朝上国的名头,大梁也不会为难使臣,毕竟中原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做的。
至于未来的弘德帝,谁让他还不是皇帝呢,这差别可大了。
看完这些认罪状纸,姜衡觉得自己血压隐隐有些往上升了,“该对外杀鸡儆猴了。”
外泄的消息,绝对不止倭岛一个藩国知晓。
所以,既然倭岛撞了上来,那就当这一只鸡吧。
姜衡回到东宫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第二天一次接见了其余四国的使臣。
安南看起来似乎不清楚内情,李庭荷这个王子还试图贿赂他这个太子,想要留在大梁学习中原文化。
姜衡:……
这家伙,不会就是天幕中的那个,他和老爹吵架的导火索李家人吧?
别人巴不得早点回去,你这……
“你真想留在京城?”
李庭荷眼巴巴点头,他回去虽然是个王子,继承权跟他没太大关系,但还是要被牵扯进王位旋涡,他在京城就不一样了,皇妃的侄儿,藩国的吉祥物,在哪儿能作威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