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第2o节(1 / 3)

【但是,在鹤仙实际掌权之后,就干了一件轰动天下的大新闻,帝后离婚了!没错,帝后和离,和平离婚。

甚至担心魏泱婚姻受影响,将魏泱这个老爹安排的前妻收为义妹,封申国长公主,若下嫁,长公主府及一应嫁妆,由宫廷负责。

加之杞国公主与郑国公主早已出嫁,邓国公主在禁闭,申国公主魏泱照常负责着一些命妇的接待,同时处理一些桑蚕相关等工作。也就是职位变了,工作内容没变。】

“啊?帝后还真能和离的?”

“这弘德帝还挺有责任感的,没把过错推到女眷身上。”

“真的有人敢娶原皇后吗?”

成国公和世子倒是心情复杂,他们想过天幕中魏泱会是何种结局,但也顶多敢想殿下不会亏待了自家闺女,可殿下,倒是真把过错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这一刻,他们共情了屠岛的武定侯。作为臣子,他们对君主的要求真的不高,政事上不要乱来,就很好了,而殿下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至于有没有人敢娶申国公主,笑话,就算没有封公主,成国公之女会缺男人?

天幕中的陛下可以有名义上的皇后,完全不影响他自己,但当他选择了和离,就证明给了魏泱自由,魏泱养多少男人都不关他的事。作为成国公,他有底气这样说,一个长公主,可比皇后自由多了。

元泰朝臣有些羡慕弘德朝臣了,管中窥豹,殿下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君父,自古以来,哪儿有帝后和离的?

再是帝王的责任又如何?要么废后,要么欲盖弥彰皇后自请下堂,而殿下却不一样,对待皇后如此,对待武定侯如此,对待其他朝臣,能差到哪儿去?

【上行下效,也是在这样的风气下,民间想离婚,敢提出离婚,并且二嫁的女子也多了起来。】

后宫,姚贵妃敏锐感知到了不同:“长公主负责桑蚕礼?那以后的皇后呢?”

有公主负责桑蚕礼的前例在,之后的公主若要争权,会不同皇后争吗?这可是天下女子的表率,是政治地位!

【但对于父系社会的社会结构而言,其实没有什么影响。】

【虽然现在因为网络的普及,舆论的变化,开始有很多言论,拿帝后和离,拿外交官邓国公主等举例说明鹤仙是平权先锋,嗯……作为鹤推之一,阿婆主说句实话,鹤仙是皇帝,是名为皇帝的政治机器,平权,你要他平什么权?平他自己的权吗?

是和离,不是废后,不过是因为鹤仙敢于担责,让邓国公主外交,是因为邓国公主有能力,而鹤仙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女性的权益在弘德一朝能有所提高,是因为不同于政客,作为一个皇帝,还是一个研习道家经典的皇帝,在他看来,阴阳本就没有孰强孰弱,天尊地卑的卑也不是卑微,男女都是他的牛马,谁强我用谁,并因此引起内卷,皇帝这个庄家通吃;也是因为后期南方纺织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而然的带动了女性话语权的提高,这才是主要因素。

当然,皇帝不轻视,不压制的态度,也很重要就是了。】

商人们眼睛就跟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先说海贸,又说南方纺织,他们明白了!彻底明白了!

什么女子地位提不提高的,钱途才是最重要的!

而各行各业,不少男子则是一惊,“什么意思,意思是要女子在外做工?”

“太子这是什么意思?未来的皇后不做表率撰写女则之类的吗?”

“天地乾坤岂能颠倒?”

朝臣更是蹙眉,经济结构的变动,带来的影响可太大了,这可不是加班一段时间就能稳定的。

第23章 纺织与市场

【人类文明的演变,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男子的权力在扩大,女子的权力却在缩小,我这里将从先秦到大梁,每朝每代,对女子继承权,户权等各方面的官方律法资料打包放在了评论区置顶,大家可自取,视频中我截取一部分给大家看看。】

随着天幕的话落,明明是冬日,不少在室内的女子却果断地推开了房门,仰头看向了天幕。

【肉眼可见的,权益在下降,哪怕是看似开放的唐朝,也是一样。

北朝之时女子尚且有田可分,到唐,女性便没有了土地,不分田了,看似一家要交的粮食更少,可布品却要交得更多了,更轻松了吗?怎么可能,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剥削。】

【而后续的朝代,一般都会参考前朝,吃进去的,是不可能吐出来的。】

“原来以前的女子,能够有田分吗?”

不止一个女子,不由自主地发出了疑问。

如果不曾看见光明,本可以忍受黑暗。

朝堂公卿们,已经在担忧自己的头发是否还能保住了,这不仅是工程量大的问题,还有天幕这一刺激,他们根本不能拖太久,至少短期内,朝廷需要有态度……

三位公主眼中闪过野心,默契领悟到了对方的意思,这也是在提高她们的权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