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77节(4 / 5)

一生中只有三位妻妾。在光绪帝一朝,一共挑选过三届八旗秀女,这三位妻妾均是在第一届内挑选出来的。因光绪朝挑选八旗秀女的情况比较特殊,谨先将挑选的情况整理之后,再将其后宫分类综述如下。

——————————

1《清汉对音字式》,光绪十六年聚珍堂刻本,第47页a。

第一节 清德宗光绪帝时期的挑选八旗秀女

根据档案,户部称光绪十一年为“例应选秀”1之年。由此可知,光绪朝挑选八旗秀女,是以光绪二年为第一届计算的。以此计推算,光绪一朝的选秀年应该为光绪二年、光绪五年、光绪八年(1882年)。但是当时德宗年纪尚轻,没有进行选秀。接下来的选秀年应该为光绪十一年,又因为一些缘故被推迟到光绪十二年。这次选秀由于涉及德宗大婚,所以与穆宗大婚选秀相同,都持续挑选了数年,一直持续到光绪十四年才结束。之后在光绪十七年、光绪二十年,均按例进行了选秀,其中光绪二十年的选秀持续到了光绪二十一年。之后的光绪二十三年、光绪二十六年、光绪二十九年,可能是因时局动荡或政治问题没能继续挑选。后来在光绪三十二年原定再行挑选,因响应寥寥、人数不敷,也最终停止选看。总而言之,光绪朝一共挑选了三届八旗秀女,第一届是光绪十二年至光绪十四年,第二届是光绪十七年,第三届是光绪二十年至光绪二十一年。

一、第一届选秀

光绪十二年至光绪十四年是光绪朝挑选的第一届秀女,因为要决定皇帝大婚和最初后宫的对象,所以时间较长,挑选的次数也较多。以目前的资料来看,这届秀女一共挑选了六次,第一次是光绪十二年二月十九日,第二次是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一日,第三次是光绪十三年二月十七日,第四次是光绪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第五次是光绪十四年九月二十八日,第六次是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日。

光绪十一年的档案中提及:“光绪十一年三月初八日,军机大臣面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本年系选看八旗秀女之期,上年经户部奏请,曾经降旨停其查办,余依议。现定于光绪十二年举行选看,着户部行知八旗都统,除此次奉旨以前业经许配者不计外,凡文职六品以上、武职五

—————————

1《八旗都统衙门全宗档》第39号《户部、镶红旗满洲、汉都统为挑选、复选、备选秀女及人选秀女谢赏等事的咨文保结之一》,转引自许妍:《清代“选秀女”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9年,第11页。

品以上官员应行备选之秀女于十二年选看时,年届十三岁至十九岁者,一体造册送部办理。钦此。”1同年四月初九日,又将秀女范围扩大为“文职六品以上、武职六品以上原任官员之女,一体造册,送部备选。”2光绪十二年正月,“查各旗陆续册报应选秀女,除报残疾事故例不送选外,其年届十三岁至十九岁者共一百名,内各省随任秀女,原系十七名,现在报到者十一名,尚未到京者六名”。3

光绪十二年二月十九日,帝后对这一百名备选秀女里的九十三名进行了第一次选看(其中有六名未到京、一名患病),其结果是“三等侍卫惠春之女等三十六名均著记名,三等侍卫恩禧之女等五十七名均著摆牌子”。1即九十三位秀女内,记名三十六位,撂牌子五十七位。目前已知记名的秀女中,有镶黄旗满洲桂祥之女(后来的孝定景皇后)、镶红旗满洲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十二岁之女(后来的温靖皇贵妃)、镶红旗满洲江西巡抚德馨十五岁之女、镶红旗满洲帮办大臣常绩十七岁之女。同年七月,清廷下达旨意:“所有记名秀女于八月二十一日卯时覆(复)看。”5八月二十一日,复看了三十六名记名秀女之后,仍然记名的秀女有十四名,其中镶黄旗满洲桂祥之女(后来的孝定景皇后)、镶红旗满洲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十二岁之女(后来的温靖皇贵妃)、镶红旗满洲江西巡抚德馨十五岁之女、镶红旗满洲帮办大臣常绩十七岁之女依然记名。同年十二月,清廷再次要求报上秀女,“再将明年年届十二岁、十三岁在京秀女、随任在外秀女一律查明,听候选看”。

光绪十三年二月十七日,新一批秀女二十五名入宫被帝后挑选,其结果是二十五名之中,记名十五名,撂牌子十名。目前已知记名的秀女中,有镶

——————————

1《八旗都统衙门全宗档》第39号《户部、镶红旗满洲、汉都统为挑选、复选、备选秀女及人选秀女谢赏等事的咨文保结之一》,转引自许妍:《清代“选秀女”制度研究》,第11页。

2《八旗都统衙门全宗档》第39号《户部、镶红旗满洲、汉都统为挑选、复选、备选秀女及人选秀女谢赏等事的咨文保结之一》,转引自许妍:《清代“选秀女”制度研究》,第11页。

3《八旗都统衙门全宗档》第39号《户部、镶红旗满洲、汉都统为挑选、复选、备选秀女及人选秀女谢赏等事的咨文保结之一》,转引自许妍:《清代“选秀女”制度研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