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69节(1 / 6)

——————————

1此段萨克达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2《为选择郎中富泰之女指为四阿哥福晋指婚日期事致总管内务府》,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初十日,档案号:05-13-002-000173-009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谨按,根据《宣宗成皇帝实录》记载,宣宗为文宗指婚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月初四日。可参见《宣宗成皇帝实录》卷439,道光二十七年二月甲寅条,《清实录》,第39册 ,第498页。此处按照档案的说法写为二月初十日。

间,便于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巳时崩逝,并没有等到自己丈夫即位的那一天,可以说她的宫廷生活是相当短暂的。

文宗即位之后,在册谥孝德显皇后的诏书中称赞:“皇后萨克达氏,门积庆灵,家崇礼教。英媛表异,瞻凤集而翔仁。皇俪来嫔,迓鸿庥而勰度。逮事皇祖妣孝和睿皇后,善承色笑,克励婉心。兰殿春融,奉槃匜而手进。椒间夏敞,洁滫瀡以躬亲。祗奉皇考宣宗成皇帝,恪勤之礼,翕习于上仪诚敬之忱。修成夫内则,惟提躬以仁顺。”1虽然这种诏书文体本身难免夸大溢美,但至少可以看出在短暂的宫廷生活之中,孝德显皇后是恪尽职守的。

根据清宫医案记载,道光二十八年二月入宫的孝德显皇后在当年八月患上风寒外感。2道光二十九年闰四月,又染上了湿症。3到了当年七月,“内有寒饮,外受暑湿”3,身体已经很弱。九月底十月初,又因“血虚肝风”长期卧病,其治疗时间相当长,一直很虚弱。到了当年十二月初,孝德显皇后身体似乎见好,十二月初七日,“由园至所内,神气俱好,四肢亦可动转,惟气血尚弱,有时咳嗽”。5结果十二月初十日虚弱受风,再次不适,在十二日突然转重,当天便去世了。学者分析其医案,认为是长期患有肝病,以至于气血虚弱,“血枯肝风之症由来已久,累及心脾亦虚”。6

就在孝德显皇后去世的一个月之后,宣宗崩逝,孝德显皇后的夫君皇四子即位当了皇帝,下旨追封这位早逝的原配嫡妻为皇后,并且在当年年底将孝德显皇后本家抬入了镶黄旗满洲。

[封谥释义]

孝德显皇后的主谥为“德”,满文作“erdeu”7,意为“德才”。

二、孝贞显皇后

[简介]

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镶黄旗满洲钮祜禄氏,承恩

——————————

1《文宗显皇帝实录》卷20,道光三十年十月丙戌条,《清实录》,第40册 ,第293、294页。

2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第2册 ,第683页。

3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第2册 ,第685页。

4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第2册 ,第686页。

5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第2册 ,第692页。

6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第2册 ,第693页。

7綦中明:《满语名号研究》,第81页。

公、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卯时1生。在咸丰二年二月参加八旗选秀,被指定为贞嫔,于同年四月二十七日入宫,未及封。五月二十五日,诏晋为贞贵妃,亦未及封。六月初八日,诏立为皇后。十月十七日,以大学士裕诚为正使,礼部尚书奕湘为副使,册立为皇后。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穆宗即位,尊为皇太后,称母后皇太后。同年十一月,与孝钦显皇后废赞襄政务王大臣,垂帘听政。同治元年四月二十五日,尊上徽号曰慈安皇太后。同治十一年十月,因穆宗大婚,加上端裕两字。同治十二年二月,因穆宗亲政,撤帘归政,加上康庆两字。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初十日,因穆宗遇天花之喜,暂览朝政。同年十二月,穆宗崩逝,德宗即位,与孝钦显皇后再次垂帘听政。光绪二年七月,因德宗承统并四句慈庆,加上昭和庄敬四字。累计徽号曰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日戌时崩,年四十五岁。同年五月十三日,恭上尊谥曰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天祚圣显皇后。九月十七日,奉安定东陵,升拊太庙、奉先殿。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加上诚靖两字。

[家族背景]

孝贞显皇后出身索和济巴颜系钮祜禄氏,与太宗元妃、孝昭仁皇后、圣祖温僖贵妃、高宗顺妃、高宗诚嫔、孝和睿皇后、仁宗恭顺皇贵妃、孝穆成皇后、宣宗祥妃均属同一个大系内的弘毅公家族的一员,其家世可以参考她们各条。弘毅公家族内部分为十六房,根据房份不同,后裔的门第也有所区别,其中第十六房门第最高,孝昭仁皇后、圣祖温僖贵妃、高宗顺妃、高宗诚嫔、孝穆成皇后均出自这一房,孝贞显皇后则出自第三房。

弘毅公家第三房的始祖为车尔格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