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28节(4 / 5)

六年(1717年)十月,患病加剧,圣祖带病侍疾。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六日酉时崩,年七十七岁。圣祖深痛,破例为之割辫。康熙五十七年三月,恭上尊谥曰孝惠仁宗端懿结德顺天翼圣章皇后。同年四月初七日,奉安孝东陵;十二月,升衬太庙、奉先殿。雍正元年八月,加上慈淑两字。乾隆元年三月,加上恭安两字。

[家族背景]

孝惠章皇后出身蒙古科尔沁部,与太祖寿康妃、侧妃、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敏惠恭和元妃、懿靖大贵妃、世祖废皇后(静妃)、世祖悼妃等同族。其家世可以参考孝端文皇后条。孝惠章皇后的父亲是斋桑第二子察罕之子绰尔济,仅从堂亲辈分来讲,孝庄文皇后是她的姑祖母,废皇后(静妃)则是她的堂姑母。

多罗贝勒绰尔济嫡妻为太祖之子和硕饶余敏亲王阿巴泰第七女县主,孝惠章皇后便是由这位嫡妻所出。多罗贝勒绰尔济至少有五子五女,第一子名为鄂齐尔,第二子名为纳穆齐,第三子名为额尔德尼,第四子不明,第五子名为毕里衮达赉。他们之中,前三者均娶清廷宗室之女为妻。已知的五位女儿排行不明,除一位为孝惠章皇后外,一位是同嫁世祖的淑惠妃,一位嫁和硕简纯亲王济度,还有两位嫁和硕饶余敏亲王阿巴泰之孙。后来,孝惠章皇后之父多贝勒绰尔济在康熙七年七月病故,母亲县主则在康熙八年正月病故。1

[宫廷生活]

顺治十一年五月初三日,清廷遣奉恩镇国公巴布泰、内大臣巴图鲁公鳌拜、礼部侍郎渥赫、理藩院侍郎沙济达喇等前往科尔沁部聘绰尔济之女为妃。2因为兴师动众,所以一般认为这里聘来的即是孝惠章皇后。她到达京城后不久就被诏立为皇后,并在六月十六日举行册立仪式。

在世祖的眼中,孝惠章皇后是“秉心淳朴,顾又乏长才”,虽然比之前的废皇后(静妃)评价稍高,却仍然不符合世祖的要求。特别自顺治十三年以来,奉上待下均堪为表率的孝献皇后董鄂氏得到盛宠,世祖在心中难免会将

——————————

1此段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谱系,整理自《钦定外藩蒙回部王公表传》《清朝满蒙联姻研究》《蒙古世系》《爱新觉罗宗谱》。

2《世祖章皇帝实录》卷83,顺治十一年五月壬辰条,《清实录》,第3册 ,第653页。

孝惠章皇后与孝献皇后进行比较,这也成为世祖与孝惠章皇后的矛盾点。

顺治十四年冬季,孝庄文皇后患病。世祖“为皇太后祷祀于上帝坛”,孝献皇后“朝夕侍奉,废寝食”,而孝惠章皇后“曾无一语奉询,亦未遣使同候”1,这使孝顺的世祖十分恼火,终在顺治十五年正月停止中宫笺奏,有废位之意。孝惠章皇后究竟是否对孝庄文皇后如此不孝,目前所能看到的都是世祖的一面之词。但是,在旧时代的伦理中,“不孝”是丧伦重罪,确实可以危及皇后之位。在此之后,一方面,孝献皇后在世祖面前为孝惠章皇后进言,称“陛下之责皇后,是也。然妾度皇后,斯何时有不焦劳忧念者耶?特一时未及思,故失询问耳。陛下若遽废皇后,妾必不敢生。陛下幸垂察皇后心,俾妾仍视息世间,千万勿废皇后也。”2同时,孝惠章皇后也在当年二月患了重病,之后“寝病濒危”3。最终,世祖在三月恢复中宫笺奏,没有将孝惠章皇后废位。

根据世祖的说法,孝惠章皇后和孝献皇后的私人关系似乎不错,“(孝献皇后)事今后(孝惠章皇后)克尽谦敬,以母称之。今后(孝惠章皇后)亦视后(孝献皇后)如娣”。孝献皇后不仅阻止了世祖废后的冲动,而且在顺治十五年孝惠章皇后重病的时候,更是“五昼夜目不交睫,且时为诵史书,或常谈以解之”。后来孝献皇后崩逝,孝惠章皇后也“悲悼逾常”4。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世祖崩逝,圣祖即位,孝惠章皇后被尊为“仁宪皇太后”。随着康熙二年孝康章皇后的崩逝,孝惠章皇后也成为唯一的皇太后,之后更是屡加徽号。从年龄上计算,孝惠章皇后只比圣祖康熙帝年长十三岁,圣祖却相当尊重这位嫡母,尤其是在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庄文皇后崩逝之后,圣祖失去了自己从小的保护者和引导者,孝惠章皇后也失去了和自己生活了三十多年互相照顾的婆母。在这种共情之下,圣祖和孝惠章皇后的母子之情也愈发深厚,圣祖像对孝庄文皇后一样,更加尊重孝惠章皇后,经常

————————————

1《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行状》,民国七年仁和吴昌绶双照楼刻本,国家图书馆藏,第7页b。

2《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行状》,民国七年仁和吴昌绶双照楼刻本,国家图书馆藏,第8页a。

3《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行状》,民国七年仁和吴昌绶双照楼刻本,国家图书馆藏,第8页a。

4《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行状》,民国七年仁和吴昌绶双照楼刻本,国家图书馆藏,第8页a、第10页b。

问安、闲谈,孝惠章皇后也报以母亲应有的关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