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18节(4 / 5)

档案,认为清代个别后宫主位既非通过制度上挑选八旗、内务府秀女的方式入宫,亦非作为蒙古王公之女或民籍汉人之女通过特殊拣选的方式入宫,而是在特殊情况下,经过皇帝特旨,被直接作为后宫主位接入宫中。其中典型案例即是高宗的容妃和文宗的祺嫔、玉嫔。但是,随着史料进一步的公开整理,上述学者的推断逐渐被否定。

高宗容妃为回部贵族之女。大小和卓之乱爆发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叛乱平定之后,清军将几户回部贵族迁到北京居住,容妃家族即在其中。因此,有学者认为容妃是直接作为主位入宫。2根据目前已经公布之《乾隆至嘉庆年间添减底档》记载:“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初三日,总管王常贵传:皇后下学规矩女子封和贵人。”3这位和贵人即是容

——————————

1《宫中档乾隆朝奏折》,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1985年,第44辑,第196、197页。

2王佩环:《清宫后妃》:“乾隆皇帝大约闻图尔都有妹美艳,兼之出于进一步团结维吾尔族上层分子的政治目的,遂将此女纳入宫中,封为‘和贵人’。”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5—36页。

3《乾隆至嘉庆年间添减底档》,《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续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第4册 ,第1365页。

妃。在《乾隆至嘉庆年间添减底档》中,此类“某主位下学规矩女子封某主位”之记录并非个例,如“乾隆二十四年闰六月二十二日,敬事房笔帖式邓良臣传说,令妃下学规矩女子封瑞常在”。1“乾隆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敬事房首领杨双全传说,愉妃下学规矩女子一人封为那常在、颖妃下学规矩女子一人封为武常在”。2目前的研究认为,乾隆、嘉庆两朝所谓“学规矩女子”,既有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之官女子,亦有通过特殊途径入宫之官女子同时,此类“学规矩女子”也未必一定成为后宫主位。如根据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宫分档案,有“皇后下学规矩官女子二人”3,每位享受表里六匹之宫分,但是这两位并未成为仁宗的后宫主位。由此可知,容妃并非直接作为后宫主位被接入宫中。

王佩环在《清宫后妃》一书中指出:“文宗二十八岁上,曾选了两位丽人,没有经过排班遴选就直接由其家抬出,送入了皇家御园圆明园。这两名女子进宫后,一封为祺嫔,一封玉贵人。祺嫔……大约因裕祥为咸丰皇帝近侍,得知其女貌美,便于八年三月二十五日,不待选秀女或选宫女之期,急忙纳入宫中……玉贵人……八年三月二十五日,她也与祺佟佳氏一同入园。”4根据目前已经整理之档案,咸丰八年(1858年)二月初三日,宫内敬事房传下上谕:“祺嫔、玉贵人,三月二十五日进内。”5而咸丰八年是挑选八旗秀女的年届,挑选时间即是二月。二月中选,三月入宫,这是清代八旗出身的后宫主位十分惯常的流程,可知祺嫔与玉贵人并非是“不待选秀女之期”,无法确证直接作为后宫主位被接入宫中。

————————

1《乾隆至嘉庆年间添减底档》,《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续编》,第4册 ,第1362页。

2《乾隆至嘉庆年间添减底档》,《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续编》,第4册 ,第1380页。

3《呈皇后及内庭主位分例清单》,嘉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档案号:05-0596-06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王佩环:《清宫后妃》,第35—36页。

5《奏为祺嫔玉贵人位下应得分例器皿什物等项事》,咸丰八年二月十七日,档案号:05~0794-03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第五章 清代后宫主位的生活

清代后宫主位生活在深宫之中,其生活状况究竟如何,一直是民间津津乐道的话题。这里依据已知史料,从几个方面讨论一下后宫主位的生活情况。

第一节 “高标准”的物质生活

后宫主位进入宫廷之后便可以获得“宫分”,即根据自己的等级获得“分例”。清宫内的宫分有铺宫、年例、日用三大类,其中除铺宫基本为家居陈设之外,年例和日用则均为“消耗品”。

以清中后期八旗秀女一般的初位贵人位分为例,其年例、日用宫分如下:

每年:银一百两、倭缎一匹、云级二匹、衣素缎二匹、蓝素缎二匹、帽缎一匹、杨缎一匹、宫细一匹、纱二匹、里纱二匹、绫二匹、纺丝四匹、高丽布三匹、毛青布六匹、深蓝布六匹、粗布三匹、金线三绺、绒二斤、棉花线二斤、棉花十二斤、里貂皮四张、乌拉貂皮十张。

每月:小牲口八只1、羊肉十五盘、六安茶叶七两、天池茶叶四两。

每日:猪肉六斤、陈粳米一升二合、白面二斤、白糖二两、香油三两五钱、豆腐一斤八两、粉锅渣八两、甜酱六两、醋二两、鲜菜六斤、茄子六个、王瓜六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