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
和商人的传说类似,周人的始祖也是未婚女子遇到神迹而生下 伟大的儿子,但比起夏商两代的族源,周人史诗包含的信息量要 多得多。可以说,从一开始,周族的来源就相对清晰可靠,不仅 后世考古有发现周族开国三百年前的聚落,亦和文献中的很多记 载有呼应。
但是,讲述周族的起源也有很大的困难。周族本来没有文字,只 有口头的传说,是灭商之后才开始用商人发明的文字记录自己的历史, 难免会渗入一些商文化元素。而且,西周之后,人们还创造了那些更 古老的半神帝王的“创世记”,比如黄帝和炎帝,嫁接和混淆了很多 周族早期传说,造成了很多混乱。
所以,我们需要剔除那些西周以后附会的故事,“正本清源”地 讲述周族的起源。
周族出自羌人
《诗经o大雅》中《生民》,记载了周族的创始传说。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攫克祀,以弗无子。履 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诉不副,无蕃无害。以赫厥灵,上 帝不宁。不康趣祀,居然生子。
诞真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真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真之 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轩,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薮之荏菽,荏菽麻麻。禾 役称楼,麻麦惨愫,瓜腱嗥奉。
诞后稷之稽,有相之道。弗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 实种实褒,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柜维和,维糜维芭。恒之柜狂,是获是亩;恒 之糜芭,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森以鼓,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昂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 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这篇史诗说,周族的始祖是一位叫“姜嫄”的女子,她生活在一 个定居村落里,有房屋院落和小巷,有放牧的牛羊,村外平地上生长 着树林,村民在林中伐木建屋。看来,这是一座位于平原,至少不是 崎岖山地的小村落。
姜嫄曾经向神明献祭,祈求自己婚后能生育儿子。然后,她便 踩到了上帝留下的巨大脚印(郑玄注疏说,是大脚印上的拇指部分), 从而怀孕,最终顺利生下了一个儿子。姜嫄非常紧张:“还未结婚就 生下孩子,难道是我的祭品没能让上帝满意才导致这结果吗? ”
她试图扔掉这个婴儿,结果一系列神迹保护着婴儿活了下来:被 扔在小巷里,有牛羊来给他喂奶;被扔在平旷的树林里,结果遇到村 民们来伐木;被扔在寒冰上,鸟群飞来用翅膀给他取暖。婴儿的哭声 响亮,一直传到大路上,所以总会有人发现和照顾他。等到他能够爬行, 就可以自己找食物吃了……
姜嫄最终是否“收回” 了儿子,史诗里一直没有提及。等这个儿 子长大之后,他开始从事农业种植工作,播种大豆、粟米、麻、麦、瓜, 还掌握了一系列管理庄稼的技术,比如除去杂草以让各种作物长得茂 盛,培育出各种庄稼的优良品种。
这个儿子,名为“后稷”,字面的意思是“谷物首领”。在上古,“后” 的意思是首领,“稷”是谷物。《史记o周本纪》说,因为儿时被母亲 遗弃,所以他的名字是“弃”。这应该是较早的本名」等他壮年事业 有成后,才有可能被尊称为“后稷”。
在史诗的最后,是弃-后稷用自己的收获向上帝献祭。他舂粮食 去皮,簸扬淘洗干净,蒸出香气(用的应该是新石器晚期常见的陶羸); 还屠宰公羊,在香蒿上涂抹羊脂,放在柴堆中焚烧;所有的饭食都盛 在高足陶盘(豆)里。上帝正在天上安居,闻到了祭品的香气,感叹: “哪里来的香味这么及时!”
后稷靠祭祀得到上帝的保佑,一直没发生灾祸。周人的祭祀从此 一直持续下来。
同样是未婚生子,简狄繁衍出商族,姜嫄繁衍出周族。有学者认为, 这是人类早期母系家族的表现:女子不出嫁,男子到外部落约会临时 性伴侣,所谓生子“知其母,不知其父”。不过要注意,在《生民》里, 姜嫄发现自己未婚先孕后,还是会感到恐惧。而这是父系家族时代的 观念。所以,《生民》反映的应该是母系家族和父系家族正交替的时代, 在当时,两种家族观念还杂糅并存。这也正是男性始祖领袖产生的背 景:从母系家族诞生,然后建立起自己的父系家族与国族。
在《生民》里,“上帝”频繁地出现。通过殷墟甲骨卜辞可知,“帝” 或“上帝”本来是商人的说法和宗教概念,也就是说,这是后来的周 人从商人那里学来的,并非周人自有。在《生民》史诗的最初版本里, 这位周族之神应当有另外的名分,比如当地的某个山神或天神。
《生民》还说,在经营农业获得成功之后,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