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嵩。”洛北开口打断了他的犹豫,“我不是要避免和阙特勤的战争,我是要阙特勤跟我一起去打大食!”
直到入了那名为“碧水城”的新城之中,这句话还在张孝嵩耳中回荡。他的第一反应是洛北疯了,阙特勤——堂堂默啜大汗的亲侄子,突厥复国之君阿史那骨笃禄的小儿子,他凭什么响应大唐将军的征召?
但第二个想法却是“洛北说的不错,要避免阙特勤在主力西进时突然发难,这是最好的办法。”
“我说孝嵩,你想什么呢,那么入神?”他太过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之中,没注意到他同洛北已经停在了一处建筑之前,王翰立在下马石前,一手拿着个酒壶,一手拿着一卷文稿,正笑着望着他。
“王翰?!”张孝嵩跳下马,不可置信地看着多日不见的好友,“你怎么在这里?你们的文会开完了?”
“开完了,这次文会可是收获颇丰啊。”王翰一把搂过他的脖子,“可惜孝嵩你不在,若你在,一定也与我们一道针砭时弊,挥斥方遒了。”
张孝嵩苦笑一声,回头望向洛北,无声地向他道了声“谢谢”:
苏颋、王翰乃至褚沅等都在文坛有名,他们针砭时弊,还可以说是发议论。可同样的话要是从他张孝嵩或是洛北口中说出,就少不得被有心之人大做文章,说他俩“指斥乘舆”,狠狠参他们一本。
洛北摆了摆手,示意他别放在心上:“哦?你们议出了什么主张?”
王翰得意道:“这还是褚郡君的倡议,我们同苏舍人和安西的士人们几日讨论之后议出来的主张。我们主张: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
张孝嵩是高中榜眼的天子门生,听到这提法,也觉得蔚为有趣:“哦?王翰兄不要吝啬,快把你们的主张展开说说!”
王翰笑道:“这是自然,只是天寒露重,我们就不要在门口谈话了。”
他打了个手势,带着众人进入建筑之中——这里的建筑模样与碎叶文馆有些类似,只是没有它那样宏伟的藏经楼、蓝穹顶。
几个孩子打闹着从他们身边经过,看到王翰,又低着头跑了过去。
“天寿!你跑慢些,仔细滑着!”王翰忙高声叫他,但那孩子还是一溜烟地没影了:“这些调皮孩子,跟着我上了五天蒙学,总算学了些东西,懂得害怕老师了。”
第174章
王翰说起这些事情来, 双目放光,他说到“文质并重”的理念,说到“文以载道”的理想, 说到“载诸空言, 不如见诸行事”的实用主义,还说到“生存一日,当为民办事一日”的坚决,慷慨激昂,滔滔不绝, 甚至没有注意到队末跟上来的哥舒亶和阙特勤。
众人谁也没有打断他的意思,都随着他边走边听,他们路过遍植葡萄藤的游廊, 路过摆设着经卷文书的书房,路过窗明几净的教室,王翰向里望了望, 原本几个坐在末尾交头接耳的孩子立刻坐正, 拿袖子掩住了手上的玩具。
王翰打开门进去:“喂,你们俩,做什么呢?”
那两孩子都认识他,立刻站起身, 老实地让王翰从手上拿走一只木雕。那木雕雕得栩栩如生,正是一只昂扬的骏马。
“这是做什么?”王翰厉声问道。
“这这。”那孩子还没学几天汉话, 几度要用汉话表达自己,却都卡在喉咙里,最后他干脆发狠地把王翰一推, “我不要读你们汉人的书了!”
王翰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被张孝嵩一把扶住才气得急喘两声。洛北拍拍他的肩, 不远处哥舒亶已经冲了出去,把那孩子像个小鸡仔似的拎起来。
他是久经沙场的悍将,那孩子左挣右挣,也没能挣出他的掌控,左踢右踢地大哭起来:“你们欺负我,你们都欺负我,我不要读书了,我不要读你们汉人的书了!”
哥舒亶拎着他的衣领,厉声道:“胡说什么?!你是哪部的子弟!”
“我是阿史那家族的白狼子孙,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教训我。”不提此事还好,一提此事,那孩子立刻昂起胸膛:“我们生来就要统治草原和大地,你”
他未完的话立刻被一声重重的巴掌声打断,众人错愕地望过去,发现此时上前的竟然是一直半抱着手臂站在最后的阙特勤。
阙特勤指着他的鼻子,厉声以突厥话喝道:“知识和真理,难道也分汉人的和突厥人的吗?!”
他说话低沉有力,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在,那孩子被他的气势震慑下去,哭声渐渐小了:“突厥人的真理就是去草原上骑马、射箭,我不要坐在这里学这些难懂的汉文了。”
“谁告诉你突厥人的真理就是骑马射箭?”阙特勤道:“你是阿史那家族的子孙,应当知道,我们曾经是为柔然打铁的奴隶,一直被柔然人迫害。我们之所以能够推翻柔然的统治,成为草原的主人,就是因为我们有智慧,我们懂得合作,懂得学习。你现在连汉文都不愿意学,还敢自称是白狼的子孙,如果你是我的子侄,我马上就请你吃一顿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