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把年近六十岁的知府邵大人堵在小妾的床上。
“邵大人,听说你病了,下官特意买了些补品给你,没想到大白天的,邵大人倒是整出一树梨花压海棠。”
知府邵大人的一张老脸丢尽了,抖抖颤颤的说道,“实在苦夏,身子骨不好,梅娘给我捶捶这把老骨头,到是让苏大人见笑了。”
苏言礼心下冷笑,面上装着不知,故意给他的长官介绍:“今天过来看望大人,两位小辈非要过来看看大人。”
“子瑾,宴嘉,这就是淞江府的父母邵大人。”
能做到知府之位,又近六十岁,邵大人可是只老狐狸,早就打听姓苏是什么路数,当然知道他与晋王是亲家,讨好的很,笑的一脸褶子,“这位就是平阳郡王?”
赵澜斜睨了眼,连礼都懒得行。
邵知府像是浑然不知对方拿眼角看人高傲如厮,不但不生气,还连忙过来行大礼,“下官见过平阳郡王,郡王快快请坐。”
赵澜那会坐。
既然知道女婿的身份,苏言礼又介绍范宴嘉,“这是范尚书的小公子,喜欢江南风景如画,这次知道我来淞江,便跟来江南游玩。”
范宴嘉敷衍的拱了下手。
“不敢当……不敢当……”邵大人连连作揖,请他们去书房坐。
通过赵澜的手段,堵住邵知府,当然是有目的,三人承着他去了书房。
半刻钟后,三人出了书房,带着随身小厮、管事,浩浩荡荡的离开了知府大院。
邵夫人慌张的问他,“官人,姓苏的没斗过姓支的,找你来撑腰了?”
邵知府收回目光,看向老妻,没好气的说道,“撑个屁腰,老子被这厮架空了。”
“什么?”邵夫人吓一大跳,他男人一路坐到四品知府,那手段可是了得,“怎么会被他架空?”
“失策……失策……”原本他想装病在家,让两个手下一边斗一边解决淞江困境的,没想到竟把自己斗空了,直叹气摇头,“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官人,究竟是哪样?”
邵大人看向紧张不安的妻子,半天没说出一句话。
第二件,当然是淞江府的二把手——支同知,他被堵在避暑庄子里,邀了一干文人墨客,坐在置冰的大厅里看歌舞。
这就是他的在乡村里修堤围?
苏言礼直接带着淞江府里的衙差包抄了避暑庄子。
他带着赵澜、范宴嘉直接闯进了醉生梦死的歌舞大厅,手一挥,衙差上去就把姓支的抓了。
热闹的大厅,声音戛然而止。
愣了好一会儿,姓支的才反映过来,破口大骂,“姓苏的,你敢抓我?”
很好,知道他姓苏。
苏言礼勾嘴一笑,负手,慢悠悠的穿过大厅,走到姓支的面前,“支大人,你修的大堤在哪里?”
支同知双眼一眯。
苏言礼像是没看到,继续问:“淞江府粮仓里的赈灾粮又在哪?”
“赈灾粮当然都发给老百姓了,苏大人要是愿意,可以去茅厕看看,或许有的还没来得施到农人的田里。”
苏言礼的笑没有笑意,“那修的大堤呢?”
第334章 阳谋
支同知本没把一个利用老师身份及其女儿攀上晋王府的迂腐书生放在眼里,可这个被他瞧不起的六品通判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围剿了避暑山庄。
短短半个时辰之内,前来的衙差与赵澜带来的皇城司禁军就收缴了大量的白银、若干古玩珍藏,据估算,价值千万百银。
一天之后,淞江府一带就流传出苏通判要用这些白银高价收购粮食、种子,准备发放给灾民。
有人怀疑:“一个当官的能有这么好,舍得高价买粮给老百姓吃?”
有路人甲伸头进来,“好不好,带几百斤粮食过去试试不就知道了?”
被反问的人转头看向路人,一脸疑惑。
路人甲一副不屑的样子,“我要是有粮,就运个几袋试试,就算没高价,淞江府缺粮,也不会让我再运回来,反正不会亏了。”
众人:……好像有些道理。
慢慢的,这些流言像风一样吹向四面八方,真的吗?有些商人心道,我得赶紧趁大家疑惑之际,先把粮食运过去,说不定就发财了呢?
支同知被投到大狱好几天了,他拍着牢栏大叫,“姓苏的,避暑山庄里除了几张书画,几本破书,什么银子都没有,你凭什么污陷我贪了千万两,就算把整个淞江府都卖了,我也贪不了这么多,你这个靠着女儿上位的贼东西竟敢陷害我,你不得好死,你赶紧放了我……赶紧放了我……”
大牢外面走道里,狱卒小吏个个心惊胆颤,连皇城司禁军都来了,淞江府变天了,他们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皇城司的人给抓住噶了。
直到听到里面支同知越骂越来劲,有人小声问,“苏大人怎么不审支大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