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相怎么回事,她自己也是女子,怎么对女子这般恶毒,这些事在今天都不可能发生,怎么会发生在两千年后,你们不敢骂,我敢骂,她就是恶毒!]
[你叫嚣什么!我没说魏相当政处事不公,我说她写故事恶毒,写女子不是祸水就是裹脚,写男子不是反骨就是英雄,这还不恶毒吗?她自己活得舒坦,怎么笔下女子那么凄惨!]
[可魏相并没有说这是对的,两千年后,他们因愚昧而积贫积弱,周边小国都可以来欺凌,泱泱大国,还得去小国军校,军校,兵也,兵法还得跟别人学,这不正是他们的愚昧酿下的苦果吗?你不能光看见不好的点,后人们意识到错误,在改变,在看我们现在说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吗?]
[对啊,这故事也可以看作警示,只是一个故事罢了,大家看了觉得不对,以后肯定不能这样办,哪个女子傻到自缚双脚呢?孱弱的母亲,能生出强壮的孩儿吗?这故事里的后人太无知了。]
魏倩把纸往脸上一蒙,她平复了一下心情才继续看,后来看到一句。
[民主自由是什么?]
[应该是陆永熹追求的人人平等,没有奴隶婢妾的世界。]
[那个陆永熹是墨家人啊,墨家也不行啊,天天在那吹,两千年后还是没进展。]
魏倩想了想,她看到的,都是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说的话。
这个时代很割裂的,思想在迸发,先进的特别先进,但落后的是绝大多数,他们连姓氏都没有,木讷不能言,甚至都不能被称为百姓,而是黔首。
她吐出一口气,将这些评论放书桌抽屉里,她觉得这个世界,并不需要她去放入什么革命思想,她只需要让更多人识字读书。
这个世界的人们,日后会自己写出他们的最优解。当人人识字,他们的后人自然也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后面想管束思想,独尊儒术,就不可能发生。
不过她确实欠女读者一个大女主故事,给人平平心气,看给孩子们委屈得。
于是魏倩复制粘贴花木兰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花木兰,忠孝两全的大女主。
她背得印象最深的古文。
她在木兰诗下赋上了解说,说了女子拥有力量的重要性,这个时代的壮妇肯定理解。还解释裹脚带来的后果,命运不由人,会被人如何磋磨。
权力不是靠当权者的赐予,她们紧紧握着主动权,她们识字,做活,成为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没有哪个时代可以压迫她们。
在人人不识字的时候,可以加强君权,在人人识字的时候,怎么加强呢?
世家也无法形成,百家思想活跃的,当政的好处就在这,他们可以尽情活跃,抢弟子,辩论,直到几十年后拥有话语权,上面的皇帝也撼动不了。
其实汉朝的皇帝也都是第一次当皇帝,他们并
不是很懂君权怎么玩,所以被外戚被权臣操控,到后世人口多了,朝堂各司其职,权力就会被稀释得更厉害。
日后活不下去造反不会是一群吃不饱饭的黔首造反,而是有头脑的读书人,他们会找自己领袖,愚昧才会被人操控,博学可不会。
她不知道以后让人人识字,是打开潘多拉魔盒,还是打开启蒙运动,但她觉得,人只要不是傻子,就会在困难面前想办法应对。更何况外面土地很辽阔,树挪死人挪活,她这辈子到了老年可能有机会出海看看。
很多时候这片土地的人很迷恋故土,他们从不看别人的地盘,就在自个家互相伤害,当他们发现外面的资源同样辽阔时,混不下去就带人出去,然后再来竞争。
一如如今的诸侯们为了抢人留人,就是得割自己的血,弄盐弄矿给百姓福利。
这个地方只要儒术,那墨农可以带人去其他地方发展,依落叶归根富贵还乡的想法,回来就得抽统治者一顿,说,我墨/医家,哪里比不上儒家。
越封闭越落后,只要让他们封闭不了就好了,到了人人有思想,能当上统治者的,决对不是傻子,看刘盈就知道了,哪怕他不被她欺负,也会被他妈欺负,就是没有吕后,朝臣也可以玩弄他于鼓掌之间。
她确实不做不错,可大权在握,又年轻力壮错了也能弥补的时候,她若选择什么都不做,到了老年无能为力时,她会抱撼而终的。
下次有机会再给他们写个好玩的,过两天她又得上朝了,太后要办事,只要不涉及她,她避一避锋芒。
毕竟太后要办事得她点头,她大改咸阳也得太后点头,她俩互扛上,那还玩什么?那不给史书留笑话吗?
花木兰一经面世,立刻畅销,女孩们比她想的更爱这个故事,魏倩路过长安街市时,都听见有人在大声边背边演绎。
[天子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功成身退,富贵还乡,是国人心里永远的浪漫,从古至今。
花木兰出场退场都是完美不留遗憾的,那马背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