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6章(2 / 2)

给列祖列宗一个交代,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赵芫轻笑,“如果您这番话是在朕刚刚登基时说的,还能蛊惑到人心,毕竟大家都害怕未知的改变会影响自己的利益。可现在,您瞧,诸位相公们谁还会介怀?做人做事,该讲究个以事论事,只要足够有才能,坐在这里的又何妨是男是女?”

“反之,让一个没有才能的人坐在这个位置上,才会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天下百姓。将天下安危兴亡的责任,轻易托付给胆小怕事毫无能力的子嗣,父亲才是让人失望的那个人啊。”

哎呀,逆女胆敢当众指责当爹的?“胡说八道,全是歪理!”赵佶气的浑身打摆子,要不是处于瘫痪状态,他现在能跳起来,着急忙慌的用眼神示意他身边的赵九郎。

“父亲,您放心,有我在!”赵构心领神会,歪嘴一笑,挥手道,“来人,把官家抓起来!”

康王赵构一声令下,埋伏好的皇城司士兵顿时冲上来,而贴身护卫在赵芫身侧的殿前司指挥使吴俞瞬时跃出,和领头的六大皇城司勾当使战在一处。不久便败于敌众我寡,被勾当使们压在地上动弹不得。

一群皇城司挥舞起准备好的锁链,连番花哨走位,猝不及防将武艺高强的赵官家困在了铁索当中,眼看着已是动弹不得。

“官家小心!”文臣当众身怀武艺的也不在少数,此时奋不顾身地冲开捆缚他们的禁军,上前救驾。但众人赤手空拳,哪里是全副武装的禁军的对手,一个个重新被押解下去。

赵佶阴沉地盯着这一切,冷笑道:“今日冥顽不化的人,朕会不仅会下令罢黜他,而且连同他的族亲一起永不许录用。你们可得想清楚利弊。”

“臣,臣赞成太上皇!”官员里有人大喊起来。

慢慢的,陆续又有四五人出言符合。

“好!还有谁站太上皇这边的,都站出来,本王会一一记下你们的功劳。今天站出来反当今官家的,都记大功!”赵九郎见状,急忙催促道。

他这么一催促,隐藏在官员当中早就对赵芫不满的人于是硬着头皮,顶着同僚们鄙视的目光纷纷举手表态。

赵芫负手站在高处,身体被锁链围困,冷眼观看殿中乱象,“还有谁想弃暗投明?都站出来吧。”

三省相公中的御史中丞扯了扯身边礼部尚书的衣袖,礼部尚书眉头一皱甩开他,御史中丞于是只好自己站出来,“官家登基以来,不听劝诫,施行严刑峻法,弑杀无度,官员轻则罢黜,重则掉脑袋。虽有驱除鞑虏之功,却也行暴君之实。我等愿弃暗投明,请太上皇拨乱反正,挽救大宋朝堂!”

“谁跟你是我等?滚吧你!”头发花白的礼部尚书大怒,跳起来一脚踹在御史中丞的屁股上,老头悲愤之下身手竟超常灵活,“我虽对官家言行多有意见,可从无反叛之意。”

赵佶气的口水乱喷:“来人啊,现在就摘掉许相公的顶上幞头,等候下狱发落。本太上皇一言九鼎,许氏读书人,永不得在朝为官!”

第131章 请太上皇升天

在太上皇的强势命令下,殿中除了弃明投暗的大臣以外,所有人都被侍卫禁军一股脑捆缚起来。看架势,太上皇赵佶这回真的要反的彻彻底底,连世家勋贵们也不放过。

如此魄力,不由叫人仿佛见到了当年挥斥方遒指导军队联金灭辽时的赵佶,想不到躺在轮椅里头被大孝子康王推着走的他身残志坚,竟是当年意气风发、雄心万丈的赵佶竟又回来了。何矯几人三步并作两步从群臣末端跑上来,与有荣焉地围在太上皇身侧兴奋地恭维起来。

何矯:“武德帝姬无河图而承天命,继国却不守文,以阴乘阳之上,德寡于天地,遗祸子孙,传祚至亡。幸而太上皇您拨乱反正,挽我大宋之倾危,可称仁君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