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o4章(1 / 2)

韩小妹虽说一直在心疼付出去的银子,倒是没有反对,接过鸡和鱼,带着几个孩子,浩浩荡荡去了隔壁。

韩子文松口气,从超市里拿出来两罐红烧肉罐头,几根火腿肠。

虽说空间里的东西在韩小妹那里过了明路,可以无所顾忌地拿出来吃用,可要当着韩小妹的面拿出来,他难免心虚。

总觉得凭空变出东西的画面太过诡异,还是一个人悄没声息地进行比较好。

今天中午他打算蒸一条腌鱼,再蒸碗红烧肉,做个火腿肠蘑菇汤,炒个香葱煎蛋和醋溜白菜。

主食就是大米干饭,很丰盛的一顿,还不费时间。

韩小妹没多会儿就回来了,几个孩子却留在何娘子家,待会吃饭的时候再去叫他们。

她不是空手回来的,何娘子回了礼,一大块腌肉。

何娘子自己家腌的。

韩小妹把腌肉递给韩子文,一边淘米做饭,一边向韩子文汇报何娘子的情况。

据她说何娘子是寡妇,靠着这间屋的租金自己再做点针线活过日子。

“她男人以前也是跑南跑北做生意,挣了点钱,买了这两处房,后来在南方染了急病,死在了那边。”

“她有两个儿子,冯小虎是小的一个,大的叫冯文宣,十二岁,在前面明德路的私塾里读书,要到晚饭时才回来。”

“何娘子说我们隔壁也是做生意的客商,家里离京城不太远,这两天在收拾回家,过两天屋子也会退出来。”

“我们这条巷子有不少都是在明德路做生意的,过年了都要回家,过几天这里会更清静。”

“她还跟我说京城人不兴睡床,兴睡炕,以前租我们这屋的是南方人,睡不习惯炕,全换成了床,我们要是想换成炕,可以去找丁牙侩,他认识盘炕的人。”

韩子文想了想,决定还是就照现在的格局。

他们一家是地道的南方人,实在搞不懂炕怎么弄。

反正他超市棉絮多,底下多铺点,上面盖厚点,加上个火盆,足够了。

其实他超市里还有电热毯,取暖器,可惜这里没有电,用不上,只能干看着。

“何娘子让我明天早上一块去买菜,两个人买得多,价钱能便宜点。”韩小妹还在继续说。

她挺高兴的,刚到京城就交到了朋友。

不像在青山村,在外面低着头,话不敢多说一句。

就怕哪句不妥当,传到韩老太耳朵,被她扯着头发骂。

她现在觉得,京城的天都要比青山村高,比青山村的蓝。

韩子文给她交待任务:“你明天向何娘子打听下私塾的事呢,开春了把小山大凤小龙全送过去。”

这三个孩子白天有了去处,他就可以放手去干自己的事,韩小妹也要轻松点。

接下来可以给她相看人家,争取在京城找到个靠谱的男人,组成小家庭。

至于小山小龙能不能科举考状元,他倒不在意,学会认字就行。

说话间,饭菜便做好了,摆出来满满当当一桌,桌子都差点摆不下。

一家五口,挨挨挤挤地坐在一起,特别热闹。

红烧肉罐头和火腿肠大家都没有吃过,很受欢迎,最先吃完。

阿黄的饭食也不错,火腿肠拌上饭,再加几块鸡肉,吃得阿黄啊呜啊呜特别满意。

船上的饭食它早受够了,终于能改善伙食了。

这顿饭一吃,韩家人算是在京城安下了家,青山村成为了过去。

美中不足的就是顾云朗没能到场,有机会一定要补上。

吃完午饭,韩子文把弟妹赶去睡午觉,自己去到丁牙侩处,买了二手的火盆,又买了木炭,约好晚饭前送过来。

第138章

这天的晚饭没有在家里吃,等丁牙侩送来了火盆、炭火,韩子文和韩小妹带上弟妹们一道出了门。

他打算去逛逛据说很热闹的夜市,边逛边吃,逛完也就吃饱了。

几人出了梨花巷,沿着长街往前走了几步,街道渐渐热闹了起来。

冬天天黑得早,白天商铺前挂着的红灯笼都已点亮,连成一条线,像一串红宝石延伸向远方。

顺着人流走到夜市所在的吉祥街,这里更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角落里时不时传来几声鞭炮的噼叭声,应该是小孩子们拿了过年的鞭炮,在偷偷放着玩。

已经有了过年的气氛。

吉祥街街道两边摆着各式各样的小摊,前面是卖小玩意的。

各种小玩具,女子的胭脂水粉,小饰品。

想到答应给韩小妹买支漂亮簪子,韩子文几人率先在首饰摊前停下脚步。

摊子上有簪子,钗子,耳环,镯子,项圈,还有各式头花,样式都很精巧。

随便一根簪子都比李大力那根银簪子漂亮多了,价格还不贵,十几文到三十文不等。

虽然黄黄白白,估计不是真金白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