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1841节(2 / 3)

天皇乃至大汉诸方,来日的权力争斗还会此起彼伏。

不过,大汉暂且没有精力处理倭国之事,只能说先埋下一个伏笔。

德川家在江户城的庄园中——

听完德川纲重所言,德川家纲面色阴郁如水,沉吟片刻,声音沙哑地说道:“天皇让我切腹认罪?”

在场,一众家臣脸上现出惊色。

“兄长,事情到了这一步,德川家必须有人为此负责。”德川纲重叹了一口气,说道。

松平信纲苍声道:“与将军无关,都是老朽一人撺掇,如是切腹谢罪,也当是我。”

“天皇陛下之意,江户城被破,我们德川家要有人为此负责。”德川纲重摇了摇头,说道。

德川家纲默然半晌,坚定道:“那就我为此负责。”

说着,目光温煦地看向德川纲重,似乎犹如看向德川纲重儿童之时的模样,道:“四弟,伱来当我的介错人。”

德川纲重对上德川家纲的那一双平静如水的眸子,不知为何,心头就是一酸。

而后,德川家纲也不多言,径直转身来到祠堂,取下一把开了锋的长刀,这是德川家康当年跟随丰臣秀吉征战,蒙丰臣秀吉赐予的军刀。

德川家纲拿着一块布擦拭着长刀,细细擦拭,动作一丝不苟,抬眸看向不远处跪坐而立的德川纲重,说道:“未来,德川家就交给四弟了。”

德川纲重心头一震,说道:“二哥。”

德川家光长子出生即夭折,而老二德川家纲长大成人,对德川纲重平日照顾有加。

德川家纲摆了摆手,爽朗笑道:“无需多言,为了德川家的荣耀,我和四弟努力吧。”

说着,将长刀,猛地插入腹部,横向一搅,一时间鲜血喷溅,德川家纲额头根根青筋暴起,面部神情痛苦的近乎扭曲,口中发出阵阵闷哼。

而没有多大一会儿,口中鲜血流出,就不怎么动了。

德川纲重见得这一幕,面上则已泪流满面。

同一时间,德川家纲的亲信老臣,松平信纲也在自己房间内上吊自尽。

至此,这起德川家的游说诸藩反汉事件,画上序号。

德川纲重看着这一幕,目中微动,忽而明白了什么。

这是,二哥和松平信纲两人的苦肉计,这是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帮助自己在汉人面前获得信任,保住德川家的元气,并且提醒自己,不要忘却驱逐汉人。

也是在向长州、萨摩两藩警示。

……

……

第1297章 甜,薛家几乎要甜晕了。

江户城,幕府宅邸

正是午后时分,贾珩与魏王陈然用过饭菜,正在与魏王隔着一方小几叙话。

魏王陈然面色微顿,思索片刻,清声道:“仅仅靠我登莱水师数万人,想要彻底掌控整个倭国,不大容易,还是得从国内开启移民才行。”

贾珩摇了摇头,道:“殿下,移民眼下不大容易,需要等商贸大兴以后,国内百姓皆从海贸之中得利,百姓才能前往倭国开拓,经过三代之人的繁衍生息,那时就能化岛夷为夏。”

如果强制移民也不是不行,尤其是番薯种植以后,解决了温饱危机,再加上摊丁入亩,鼓励人口生育,待国内人口暴涨以后,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就可大举迁移至日本耕种粮田。

但这起码要有二十年之功,经过两代人的努力,才能改易。

也就是说,十年二十年才可能看到倭国国土之上,遍布华夏之人,一般而言,等个五六十年,几乎也就同化完毕了。

那时候,他大概也将近八十岁了,能够继续看护着整个东亚。

魏王陈然目光灼灼,赞道:“子钰,真是雄心壮志,气吞山河。”

贾珩道:“如不化夷为夏,倭夷自明时就有东侵野心,等有朝一日强大起来,还会骚扰我东南沿海。”

魏王陈然点了点头,似是颇为认可贾珩所言。

就在两人叙话之时,外间一面容刚毅的亲卫快步而来,禀告说道:“都督,德川纲重来了。”

此刻,德川纲重领着几个家仆进入厅堂,朝着那正中的两人躬身行了一礼,说道:“末将见过卫国公。”

身后的家仆手里抱着锦盒,其上正是德川家纲以及松平信纲的人头。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介错,是指有错可介,为了防止不死,然后上前补刀。

贾珩抬眸看向德川纲重,默然片刻,声音似有些低沉道:“将令兄好好安葬吧。”

德川纲重应了一声,躬身一礼,说道:“劳烦卫国公转告天皇陛下,德川家已经为江户失守,皇室巡幸九州谢罪。”

“我会代为转告的。”贾珩点了点头,顿了顿,说道:“此事就这样过去,接下来幕府中,除武职征夷大将军外,国王统摄全局,可设关白一人,将下设六曹,判倭国民政事务,其他藩主则各归藩属之地,向国王觐见朝贺,陈奏军政诸事,征夷大将军则需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