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165o节(2 / 3)

宝钗听闻此言,已是樱唇颤抖,说不出话来。

贾珩道:“不过还是修改一番,递送过去,言明此事,再为你请封诰命就是了。”

“别。”宝钗闻言,雪腻玉容微微一变,连忙劝说道:“珩大哥,宫中刚刚赐婚,珩大哥又提及此事,宫里不定怎么想。”

贾珩看向少女,轻声道:“该递还是得递的,不过这次是密疏,不然下次又不知赐婚到谁身上,又让薛妹妹白等了。”

宝钗:“……”

贾珩将奏疏放在一旁,看向梨花带雨的丽人,轻声说道:“薛妹妹怎么哭了。”

宝钗脸颊滚烫,分明心头一时羞臊难当,颤声道:“珩大哥,我……”

因为名分的事儿,一出又一出风波,好像只她事多一样,她真不知该如何自处了?

贾珩看向宝钗,轻轻揩拭着那丰润、白腻脸蛋儿之上垂挂的泪珠,温声说道:“薛妹妹放心,薛妹妹没名没分地跟我好几年,不会委屈你的。”

“珩大哥。”宝钗闻言,只觉鼻头一酸,杏眸珠泪滚滚,将螓首埋入贾珩怀里。

贾珩搂过宝钗的肩头,轻声道:“薛妹妹,当初咱们最早认识,我怎么会忘记薛妹妹的事儿呢。”

第1180章 崇平帝:母后,且慢!

金陵,宁国府

厢房之中,里间帷幔以金钩挂起的床榻上,冬日午后道道温煦的日光照耀在高几摆设上。

贾珩抚着宝钗的肩头,低声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再求婚的可能。”

其实,他南下之功不仅是收复台湾,还有督导新政之功,前者是军爵晋升,后者是加官。

如果崇平帝加官以赠,他再顺势请求赐婚钗黛,倒也算是顺理成章。

至于潇潇,陪着他从西北到海上,出生入死,风餐露宿,其实崇平帝的赐婚,并无不妥。

因为宝钗毕竟是商贾之女,崇平帝给一个商贾之女赐婚给他,在外人眼中,究竟是厚爱,还是敲打?

事实上,这都没有说,宝钗还有一个名声在外,因为纵容恶奴打死人正在坐牢的哥哥,此外,还有一个显眼包的妈。

是不是下次立功,崇平帝在宁荣两府扒拉扒拉一个丫鬟,就赐婚给贾珩,这完全不合适。

反而是贾珩先为宝钗求亲,落在天子眼中,才有薄待陈家宗室之女之意,合着先前说与乐安郡主情投意合,结果不紧着向天子求婚?

论年龄也是乐安郡主更为急切一些吧?

换句话说,虽是命运捉弄,但某种程度上,崇平帝赐婚陈潇这位前周王之女,以示天家孝悌之意,恰恰是客观事实的必然发展路径。

而先一步给宝钗求婚,让陈潇再等等,只能算是贾珩的个人主观意愿,而且陈潇也不怎么在意这些名分。

除非贾珩一开始向崇平帝提前言明,强烈要求。

但,先前的确是因为宋皇后的事情给耽误了,没有来得及上疏,总不能,我,贾珩,这次功劳不赏了,要给宝钗赐婚?

不酝酿一下,比如崇平帝议起封爵之事,贾珩再顺势相请,是不大行的。

国朝的礼仪流程就是如此,崇平帝应该是下旨相询,然后贾珩说圣上隆恩,爵显禄荣,已无奢求封赏,唯望赐婚……巴拉巴拉。

谁知道崇平帝先斩后奏?

嗯,这个成语主体适用错误。

贾珩凝眸看向梨花带雨的丽人,心底就多少有些怜惜。

这件事儿,宝钗的确有一些时运不济的意味,他还真没有画饼,搞宝钗心态的意思。

还说,他搞宝钗心态做什么?如果加上咸宁、婵月赐婚,雅若赐婚,宝钗这是第三次了。

他也有些怜惜这个一路从微末而来的少女。

宝钗翠羽秀眉之下,那双水润杏眸盈盈波动,凝视向那蟒服少年,坚定说道:“珩大哥,我没事儿的,等过年,珩大哥纳我过门就是了。

她已经不奢望什么赐婚、诰命夫人了。

就这般以妾室身份过门就是。

如果用后世两个字形容,大抵是,麻了……

贾珩搂着宝钗的香肩,柔声道:“薛妹妹,这次让你和林妹妹的名分,一并解决了吧,我先上疏,叙说此事,让宫里有个数,省的以后又起波折。”

也是给宝钗还有黛玉一个名分了。

明年天下无战事,而两人年岁又渐长,不可能一直让两人等着,如新政之功,就来求娶钗黛。

如果宋皇后再让宋妍“插队”,那宝钗可能当场黑化。

终究是错付了。

不过在此之前,神京方面的太上皇还是不要出事儿,如果出事,他要先承受一场政治风暴的洗礼,全力应对此事,赐婚一事就不合时宜了,只能暂时押后一些。

而且,一旦真的有国丧,一段时间内,又不能婚丧嫁娶。

这……宝钗心态估计要崩。

宋皇后遇刺,天子应该会对宫中的奸邪之事提高警惕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