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摇了摇头,继续大步向太庙外走去,孔融紧跟其后。
太庙内,数十个灵位似乎在目送这位大汉天子远去。
……
今天的祭祀一共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在太庙中祭祀历代先帝,第二步则是步行前往北郊的天坛祭祀上天——没错,就是步行。
在祭天大典如此重要的时日里,哪怕尊贵如帝王,也必须要亲自步行前往,以示对上天的尊重,这是半点都偷不了懒的。
当然了步行过去的的不只有刘协。
各大世家都派出了代表随行,郭嘉、荀谌也会跟随,还有张郃、高览带着诸多禁卫队列整齐,全都在皇宫东门等候着他的到来。
见到刘协着天子冕服、不怒而威的模样,他们都忍不住眼前一亮,这才是真正的天子风范!
“启程。”
面对众人,刘协摆出天子的架子,淡淡说道。
所有人纷纷恭敬称是。
刘协先行一步,在张郃、高览率领的禁卫军的重重保护下,前往北郊天坛,而众官员将领以及世家代表们则紧跟其后。
一行人离开皇宫,浩大的仪仗队伍便沿着邺城的官道出城,需要经过的道路早就被禁卫军清干净了、并且封闭街道,有诸多士兵把守,以防任何意外出现。
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许许多多的百姓围观。
这些百姓的脸上带着无与伦比的激动之意,他们每个人看向行走在官道上的刘协,脸上带着由衷的狂热与恭敬!
这就是他们大汉最至高无上的皇帝!
“陛下!是陛下!”
“得见圣颜,真是三生有幸,这一趟邺城没白来!”
“听说陛下有高祖之姿,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真不知道许县那个伪帝拿什么跟陛下相比,这一看就是真正的天子啊,居然还有人会信许县那个是真的,真是可笑。”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陛下有一天肯定能带兵杀到许县,擒获那个假天子!”
“陛下千秋万代,长乐未央!”
……
百姓们兴奋非常,刘协所过之处,有许多百姓都纳头叩拜,狂热得令刘协都忍不住感到震惊。
这就是四百年大汉的向心力,“汉”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字或者称呼了,更是信仰、是一个民族的魂、一种精神的代名词。
身为大汉天子的他更是成了所有百姓心中的天!
很快,一行人走出了邺城,从北门而出,来到北郊天坛。
祭天大典,即将开始。
第172章 祭天大典,紫气东来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天的重要程度,甚至要在兵戈之上。
刘协和一干人等抵达北郊祭坛之时,周围已经是人声鼎沸。
此时,祭坛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庄严肃穆之感扑面而来。
当刘协踏入祭坛,鼓乐声响起,大典正式开始。
孔融站在回音壁旁,高声唱道:“帝辟阴阳兮,造化张,神生七政兮,精华光,圆覆方载兮,兆物康,臣敢袛报兮,拜荐帝曰皇。迎帝神!”
远处的观礼之人,通过回音壁听到孔融的声音。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世家大族亦或者官吏,全都静默不言,不敢有任何逾矩的行为,等待着天子登上祭坛迎皇天上帝。
刘协满脸肃容,一步一步走向祭坛。
祭坛共三层,每层有九个台阶,呈南方北圆之象,象征着天圆地方。
待刘协走到祭坛中层的拜位之时,孔融的声音响起。
“拜!”
刘协朝着祭坛上层的皇天上帝神牌恭敬一拜。
“乐奏始平之章!”
孔融大声唱道,古老的礼乐适时奏响,燔柴炉也举火焚烧燔牛,香烟直冲霄汉。
刘协拜完之后,继续一阶一阶台阶往上迈步,立于第三层祭坛的天心石上。
第三层祭坛上,主位摆放着皇天上帝的神牌。
左边配位摆放的神牌分别为轩辕黄帝,夜明之神,云顺之神,风伯雨师之神,雷师之神,东岳泰山之神,碧霞元君。
右边配位摆放的神牌则是九天玄母,大明之神,北斗七星之神,木火土金水之神,二十八星宿之神,周天星辰。
“拜!”
孔融的声音再次响起。
刘协走到皇天上帝的神牌主位前,上香并行三跪九拜大礼。
随后又对配位的其他神灵叩拜。
“复位!”
拜完主位和配位诸神后,刘协退至祭坛中层的拜位。
“奠玉帛!乐奏景平之章!”
礼乐之声发生改变。
刘协再次登上第三层祭坛。
“拜!”
刘协手持玉帛,分别向主位的皇天上帝以及配位的诸神跪拜。
拜完之后,又上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