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4章(2 / 2)

定主意,觉得这些法子都不尽如人意,便侧身弯腰征询谢瑾:“殿下觉得,方才这三条进攻路线,哪个更为切实可行?”

茶凉了,谢瑾放下茶盖时,似在思索别的,答非所问:“鲁将军,如今军中还有多少军粮?”

鲁直微微一愣,答:“殿下放心,军粮是充足的。除了当前军营中的现粮,就近往南二十里的廖县与郭家庄还有两座粮仓,至少能让八万大军撑到明年五月,尚有富余。”

谢瑾听言颔首,温声说:“那么,请恕在下冒犯直言。此时不宜强攻巴岭,这三条路线,都不可行。”

众将士不禁窃声低语。

他们原以为除掉陈利生的西寨,会是一个好的转折,可没想到,这些作战计划竟被谢瑾全盘否了!

鲁直见谢瑾有所顾虑,又说:“殿下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谢瑾起身,不紧不慢道:“陈利生的西寨刚被灭,山上此刻势必人人自危,各寨犹如惊弓之鸟,他们必定加强了警备,不会轻易出巢行动。而巴岭除了东寨和西寨两个大寨,其余数十个寨子皆相对分散,强攻之下,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之前尴尬难堪的局面——”

有副将站了起来,不耐质疑:“那殿下觉得要如何?这帮土匪胃口都大得很,不会轻易接纳我们招安条件,若是不攻,难道坐以待毙吗?”

“是啊,我们军粮是充足,可再跟这帮匪贼斗下去,军中人心也经不起拖耗啊。”

谢瑾从容应答:“并非不攻,而是在进攻前,得多做一步准备。”

“什么准备?”

谢瑾:“开仓,放粮。”

他这四个字说得清晰笃定,使得众人骇然一惊,或震怒,或不解,亦或面面相觑起来。

“要白白将我们的军粮送给那帮土匪!?这怎么行……”

谢瑾没有解释,也没有将话挑明说透,任由底下争吵议论。

鲁直也迟疑挑起了眉,可他转而与谢瑾一对视,争议声中,忽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当即作主下令:“按殿下说的照办,即刻派遣军士前往廖县与郭家庄,各运粮千石至巴岭,即日起向境内百姓放粮——”

……

次日,夜。

探马御史将建康的消息传到大营主帐后,又到了谢瑾帐前,将一封用金色帛丝包着的信笺递交到他手中。

谢瑾正忙着要事,掀开帘门,见到那封包装得过于精致,甚至有几分花里胡哨的信时,眉间添了几许无奈。

他还是接过了信,握拳尴尬一咳,淡淡问那探马信史:“后日去建康传信,还是你当差么?”

信史点头:“回殿下,正是卑职。”

谢瑾站在夜色寒风中,面容端肃:“那你见到皇上时,麻烦替我口头传个话。探马千里加急传的是前线军机要务,不容出半点差池,让他不要再——”

谢瑾忽噎顿住了,不知该怎么跟外人道这“假公济私”。

“殿下让皇上,不要再什么?”

谢瑾的面颊于凛冽中微红,作罢道:“算了……你这两日也辛苦了,去歇息吧。”

“是,多谢殿下。”

进帐后四下无人,谢瑾才敢拆开那金帛信封,不想里头的信竟有厚厚一沓!

还以为是朝中发生了什么要事,谢瑾一紧张,忙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结果洋洋洒洒上千字,居然是裴珩这段时日的所见所闻,从朝堂逸闻到衣食起居,事无巨细……什么鸡零狗碎都要放在信里讲。

谢瑾记得自己的回信中没说什么特别的,只是报平安和“天冷添衣”而已。

怎么引得裴珩话闸大开,有闲工夫写这么多字?

谢瑾渐舒了口气,又有些恼,直到看到最后一行,他的气才消了。

[朕还是想你。]

第78章 回信

鲁家军要开仓放粮的消息, 很快便遍了巴岭。

他们张出公告,只要经簿册登记,无论是百姓还是劫匪, 每人每日皆可前往镇上领取定量的米粮。

满洲不是富庶之乡, 穷山恶水, 多发地动之灾,常年又经匪贼强掠,其中又以巴岭一带最为贫苦,这些年活活被饿死的百姓不在少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