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28章(2 / 2)

【最重要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武则天自参政以来,所颁布的政策都是利民之策,在民间风评极好,天下百姓真心拥护的是武则天!】

天幕的论断让唐初的群臣炸开了锅,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肯承认,武则天上位是顺应民心……

【公元686年,武则天还政李旦,但李旦知道这就是一场戏,自然再三推辞。】

【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命人伪造祥瑞,在洛水打捞起来的一块白色的石头上写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为武则天造势,之后,武则天加尊号“圣母神皇”!】

评论区

“武则天还在洛阳建造明堂,号万象神宫,允许百姓入内参观,命令薛怀义铸造巨大的雕像,供奉其中。”

“武则天被佛教抬举为弥勒佛的化身,是天下名正言顺的主人,自此,佛教的地位抬高到了道教之上。”

李世民透过表象抓住了事情的本质:“呵,不就是造势吗。”

李唐皇室自称老子的后人,自然尊崇道教,打压佛教。武则天以佛教压倒道教,就是为了将来更进一步吧!

【李唐宗室子弟看不到恢复政权的希望,再次酝酿起了新一轮的叛乱。琅邪王李冲于博州起兵反武,越王李贞在豫州响应。但他们起事仓促,没有任何计划,很快便被朝廷大军围剿,不过七天时间,李冲便被杀,很快李贞也兵败自杀。】

评论区

“此事给了武则天剪除李氏诸王的借口,很多宗室王爷公主被牵连自杀,李唐宗室几乎被屠戮殆尽!”

李世民恨铁不成钢,李唐子弟怎么变成了这副德行!

李渊恨不得将武家人诛杀殆尽,但用未来之事罪当下之人,是大忌,满朝文武也不会赞同。

因为,谁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子孙不会成为下一个武氏……

【公元690年九月,天下臣民、李唐宗室、四夷首领、佛教、道教纷纷派出代表,请求武则天改国号为周,群臣也上奏,宣称“凤集上阳宫,赤雀见朝堂”……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武则天终于踏出了最后一步——】

【九月九日,武则天在洛阳则天门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短暂而辉煌的武周王朝登上了历史舞台!】

此言一出,平行时空再次被震撼!

始皇:“没想到她居然真的做到了!”

吕雉:“本宫还以为摄政太后便是她的终点,没想到她真的成了名正言顺的皇帝!”

刘彻:“全靠她这四个好儿子啊。”

李世民:“她本就掌握着皇帝的权利,差的不过是一个名分罢了。”即便如此,他心中依旧震撼不已。

李治终于不淡定了:“武周……皇帝?”

武后:……

终于到了这一刻,帝后的思绪都是一片混乱,唯一还能维系一点理智的原因便是还政李唐……

【武则天以洛阳为神都,长安为副京,李唐子弟失去了宗室身份,皇帝李旦降为皇嗣,改为武姓,立武氏七庙……】

武士彟已经瘫倒在地,恨不能晕死过去。

他可是李唐的忠臣啊!

李治对自家儿子失望透顶,四个儿子加起来也比不过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

【成为皇帝的武则天开始了自己大刀阔斧的治理,她是当之无愧的政治家,她的执政方略比起历史上的其他明君丝毫不差!】

【武则天在政治上的才能一半源于自身的聪明才智,另一半便是李治不遗余力的教导。高宗执政晚年,武则天便向李治提出了建言十二事,被李治尽数采纳,充分展现了她的政治才能!】

【建言十二事也是武则天一以贯之的政治倾向:她重视农业生产,奖励耕织,轻徭薄赋,并以此作为官员的考核标准。暂缓军事行动,减少劳役兵役,广开言路,重视孝道,任人唯贤……】

评论区

“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予以升奖;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必加惩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