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着东边8个郡县剥削。”
“司马道子不止剥削普通百姓,他还命令将地主豪强的奴仆充兵役,此举引起了地主和佃户的不满。”
【第一个举起反旗的是王恭,此人乃是司马曜的皇后王法慧之兄,自幼清操过人,心怀大志,刚直不屈,深得司马曜的信任。他痛心于司马元显一派倒行逆施祸乱朝政的行为,起兵讨伐司马元显,对抗司马道子的势力。最终因刘牢之叛变,战败被杀!】
【王恭虽死,却暴露了东晋朝廷的虚弱,野心家孙恩看到了机会,在海岛上聚集数百人图谋作乱。】
【孙恩一路攻破上虞县、会稽郡,部众增加到数万人。东部八郡同时起事,杀东晋官吏响应孙恩。不到十天时间,孙恩便聚集了数十万人!】
评论区
“孙恩是八王之乱时司马伦的谋主孙秀之后,信奉五斗米教。因东晋朝廷帮着北方的士族压制南方本地士族,孙恩的家族已经没落了。”
【野心家孙恩利用了当地百姓对士族的仇恨,带着信奉五斗米教的亡命之徒,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就连襁褓中的婴儿都无法幸免。】
评论区
“会稽吴郡都是士族聚居地,当地百姓早已经受够了士族的压迫。”
“孙恩就是一个没有远见的野心家,他利用百姓对朝廷世族的仇恨,窃取了农民起义的成果。”
“孙恩的军队每到一个地方就杀死地方官,劫掠财物,烧毁库房,填埋水井,他的所作所为,没有改变当地百姓的苦难,反倒疯狂破坏当地秩序。”
“起义之初,听说八个郡群起响应,孙恩高兴地说,起义已经成功了,咱们很快就能去健康享福了。”
“后来,听说刘牢之带着大军围剿,孙恩立刻变了口风,他带着掳掠的财物女人逃到会稽说,最起码还可以割据浙江东部做个越王勾践。”
“等到晋军收复八郡,打到海边,孙恩又放低了目标,说逃走也没什么丢人的,便带着所有人逃回海岛。”
【公元402年,孙恩进攻临海郡失败,最终跳海自杀,他的妹夫卢循继续带领叛军反抗东晋朝廷,史称孙恩卢循之乱。】
评论区
“孙恩在逃入海岛之前多少还算是农民起义,卢循就是存粹的五斗米教作乱。”
“败坏了道教的名声……”
张角、张鲁等以道教起家的人对孙恩极为不齿……
“孙恩之乱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没落贵族对世家大族垄断权利地位的反抗,孙恩专门针对世族,包括谢安两个侄子在内的诸多王谢子弟都被杀了。”
谢安:……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总有曲终人散时。
谢安第一次感到无能为力,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不可能影响天下大势,他无法从内部瓦解世家的统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百姓好一些,给他们生存的权利。
第227章 南北对峙
【孙恩的起义动摇了东晋王朝的封建统治,在抵抗孙恩的过程中北府军统帅刘牢之声名大噪,他的部下刘裕也悄然崛起,成为东晋王朝的掘墓人!】
评论区
“淝水之战时,率先突破苻坚先锋的就是这个刘牢之带领的五千北府军。”
“刘牢之虽然是猛将,但他军纪混乱,纵容部下抢劫百姓,比盗贼还凶,堪称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只有刘裕的部下纪律严明,深得民心。”
“撒花~刘裕终于要出场了!”
“消灭孙恩之乱的第一功臣还得是刘裕!”
正在第二次北伐路上的刘裕爽朗一笑,对部下道:“后人的喜爱还真是不好消受啊……”
檀道济道:“将军将来定能建立一番大业,才会留名青史,被后人纪念。”
刘裕想到自己的志向,不由得心跳加速。
他早已有心取晋而代之,只因自己出身寒微,无法得到朝野上下的支持,才没有行僭越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