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9章(2 / 2)

外断绝联系。十月,长安爆发饥荒,人人相食,超过一半的人被饿死。外敌横行,京都危急,各地诸侯无献身之志,四方将帅无勤王之举。十一月,晋愍帝司马邺在长安投降,自此,西晋正式灭亡!】

评论区

“当时的长安城,一斗米价值黄金二两。”

“这个价格也有价无市,皇帝把酿酒的酒曲都吃了。”

“投降后的司马邺被刘聪百般羞辱,让他斟酒、执戟、牵马、收拾马桶……最后还是免不了一死。”

司马炎算了算:“我可怜的孙儿,死的时候才十八岁……”

始皇对亡国之君向来没有同情心,此刻倒也认为司马邺死的有点冤。

可见王朝的第二代皇帝是很重要的,胡亥就不说了,刘盈若不是有一个精明强干的母亲,汉朝也得二世而亡。

晋朝相差不多,司马衷死后,后面的这两个小皇帝只是权臣的傀儡,根本无力回天。

曹操也没有心情为西晋的灭亡而欢呼,因为灭亡西晋的是北方异族。

曹丕:“西晋建国只有五十一年。”

曹操:“天下又要大乱了……”

【西晋灭亡后,北方大地被游牧民族占据,他们将汉人当做两脚羊,将中原大地当作他们的牧场,强占土地,肆意屠杀,无论是平民还是士族都不可避免,他们只能选择背井离乡,南迁江左,史称“衣冠南渡”!】

【我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的碑文中写道:“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

孙权默念:“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

司马炎有气无力道:“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

赵匡胤咬牙切齿:“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呵!虚愿啊!

朱元璋不敢置信:明朝也有偏安一隅的时候!

第213章 五胡乱华

破防的不止这三朝帝王,晋朝之前的人都心神巨震。

始皇将手中的折子重重的排在桌案上:“后世的皇帝真是蠢货,居然把中原大地丢给了异族!”

刘邦骂骂咧咧:“司马炎算什么开国之君,乃公羞于与其同列。”

刘彻对着群臣咬牙切齿道:“诸位听到了吗,这就是蛮夷的暴行。朕说了,便是拼尽全力也要将匈奴消灭在长城以北!若是他们有机会来到中原,定然会将中原大地变成他们的牧场,将汉人当做他们的牛羊!”

朝臣中的主和派低头请罪,但汉武帝显然不想这样轻易地放过他们。

刘彻:“你们都提议与匈奴和亲,嘴上说的冠冕堂皇,一个个都是为了家国大义,为了百姓民生。可若是当真大公无私,何不将自家女儿嫁去匈奴,何不自请守边,看看匈奴的马刀认不认识你们的道德!汉朝都亡了,匈奴还有余力侵占中原,匈奴的野心就是被大汉送的金银养大的!”

一番话夹枪带棒,未央宫中鸦雀无声。

往日引经据典,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主张用礼教教化匈奴的朝臣都跪倒在地,浑身颤抖。

陛下大概已经忘记,天幕讲到汉武朝的时候,他们就被连消带打,早已放弃了与匈奴和平共处的想法。

没想到天幕都讲到晋朝了,他们还会被陛下想起来。

主战派在卫青霍去病的带领下向武帝请命,历史上的他们能将匈奴驱逐出漠南,如今的他们就能将匈奴彻底消灭。

刘彻的表情这才好看了一些。

“只有仲卿和去病能为朕分忧!”

其他朝臣:……习惯了。

宣帝刘询是最有机会彻底消灭匈奴的,这是大汉的鼎盛时期,也是匈奴的至暗时刻。

刘询已经得到匈奴内斗的消息,他知道,按照历史发展,南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很快就会投降大汉。

“大司马,朕不想要一个投降的南匈奴,朕想要匈奴成为大汉的一部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