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章(1 / 2)

【为了凝聚内部力量,一致对外,司马炎施行怀柔政策。对废帝曹奂,刘禅等人施以优待,安定人心,而曹魏时期的高官显贵大都成为了晋朝的开国功臣。】

评论区

“他将古代的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等名号同时设置,号称八公,以此笼络人心,将功臣勋贵都绑到司马家的船上。”

“世家在曹操统治时期被压制的太狠,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给他们解了禁,到曹叡曹芳时期,世家已经在朝堂掌握了巨大的能量。”

“司马炎能上位全靠世家支持。”

“这个皇位就是跟世家买来的吧。”

……

曹操嘲讽道:“忠臣不事二主,晋朝开国可真是容易。”

刘备孙权也很是不悦。

这天下,你可以争,可以抢,但你不能偷。

司马氏摘桃子的行为,任何一位有志之君都不会喜欢。

【司马炎在曹魏政治体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初步确立了三省制度,即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尚书省的最高长官位同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尚书: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度支、屯田。】

【三省制取代了秦汉时的三公九卿,成为皇帝之下的最高权利机构,当然此时的三省六部还只是雏形。】

始皇终于见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记下来。”

扶苏立刻动手,将其记录下来。

萧何分析道:“三省制别有不同,似乎是对相权的限制。而六部不过是九卿改头换面之后的产物。”

李斯倒吸一口凉气:“以三省分割相权!”

始皇目光变得幽深,不过三省六部还只是雏形,他想看看此制度将来的发展。

【司马炎革新政治,执政宽松,无为而治,振兴经济,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推行法治,俨然一副明君之相。】

评论区

“当时的太医献上了一个羽毛织就的衣服,司马炎当着众人的面烧了它,以示自己厉行节俭的决心。”

“……演的一点都不走心。”

“汉文帝厉行节俭是缩减后宫,释放奴婢,他的宠妃都只能穿无法盖住鞋面的裙子。”

“汉明帝饮食简单,衣着朴素,甚至亲自下地耕田。”

“曹操是以身作则,开源节流,不重物欲。”

“司马炎则是磨炼演技。( ̄︶ ̄)”

司马炎气道:“天幕欺人太甚,凭什么说朕不是真心的!”

朕不过是做了曹魏曾做过的事,怎么,难道曹丕能做,朕便不能做,为何后世对朕的鄙夷这般明显!

【太康元年,司马炎颁布《泰始律》,《泰始律》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其主要特点是“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泰始律》比前代律令的内容有所放宽,能够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有利于巩固司马氏的江山。】

【《泰始律》以宽简著称,是中国古代立法史上由繁入简的里程碑,南北朝乃至隋唐的律法无不打着它的烙印。】

评论区

“以五服入律,就是在法律层面上规定可以亲亲相隐,父母杀了子女罪过减轻,子女杀了父母罪加一等。”

“法律明确规定贵族犯罪可以以爵位官位抵罪。”

“这破坏了法律的公平。”

“晋朝不能提倡忠,可不就要大力倡导孝了吗!”

……

这部律法让先秦的法家儒家都很不满,李斯像是吃了一口苍蝇一样,淳于越也很是郁闷。

商鞅:“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律最重要的就是公平!

淳于越:“儒者以思想教化百姓,怎能强行规定伦理道德。”

将礼法放到法律的框架下,这是后来三纲五常被上纲上线的开始。

李斯怒道:“儒家的思想如何能融入我法家。”

儒家讲究礼仪尊卑,法家讲究公正无私!

【司马炎废除屯田制,颁布了户调式,即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

曹操皱眉:“孤的屯田令被废了!”

曹丕猜测到:“屯田能保证国库的收入,但百姓的积极性不高,整体产量反而降低了。”

曹操也明白这一点,屯田本就只是一个战时政策,不能长久。

【占田制规定了百姓能占有田地的最高限额,允许百姓自行开垦荒田,但不论他们占有多少田地,都要按照规定的数量定额缴纳赋税。这不是为了保护百姓的利益,而是为了保护世家大族的特权,因为在这项制度下,世家大族已经占有的土地人口都归他们自己所有。】

【在荫客制的保护下,官员可以荫庇亲属门客,他们的子孙后代即便不是官吏也能占有大量土地,且免除徭役,最多可达九族。】

曹操冷笑:“呵!依旧是收买贵族这一套,根本没有想过百姓的死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