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o92章(1 / 2)

天启国为什么能挤入四国之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钱,他们有钱有粮有兵马,所以不怕别国。

裴烈也是伤脑筋,“你看到的是早就被人做过手脚的账本,其实粮食和银子早就被人挪走了。”

“是蔡廷。”司徒煜这才想起这事,蔡廷是蔡贵妃的娘家哥哥,他们既然早就投靠了冀王,说明蔡廷早就把主意打到国库上了。

裴烈点了点头,他不在汴京一年多,回来就发生这么大的事,原来早在一个多月前,蔡氏一族就悄悄把留存的军粮换成了秸秆等物,当时正是秋收,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司徒煜听后也傻眼了,“蔡氏一族和程氏一族叛逃,他们一定知道我们内部的实际情况,现在怎么办?”

裴烈也是头痛,一桩桩,一件件事情接踵而来,他从回到汴京城就没怎么休息过,一直在和大臣们处理朝政。

皇上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也只能批阅小部分奏折,大多时间都是他和太子在处理。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借粮。”裴烈突然道。

“借粮?谁有这么多粮食借给朝廷。”司徒煜毕竟年轻,也没处理过这种事情。

裴烈点头,“向各地的富商借粮,我这里有一份名单,在天启国的富商就有不少,只要他们肯借粮给朝廷,我们就能度过这次危机。”

第1201章 去找方家,借粮!

裴烈也想过向龙元国和云月国借粮,但是目前的情况,他们应该都不会借。

裴烈当初得罪了慕凌钊,现在她坐上云月国的女帝之位,粮食可能借不来,龙元国前些年受贪官影响,元气大伤,君墨寒也是为了修养生息才同意和亲,虽然秋收刚过,但是目前的情况,他现在一定不同意借粮。

思来想去,谁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把粮食借给天启国。

所以他就想到向商人借粮,一般这个时节,商人们早在秋收开始就储存了大量粮食准备冬天售卖,军饷也不足,现在只有先打欠条借粮。

裴烈参照各国情况,云月国曾经也用过借粮这个办法,蝗虫吃掉了田里的粮食,可是商人们手中永远有贮备。

司徒煜翻看着名单,“师傅为什么把这几个人的名字画上圈?”

“阎历富甲一方,据我调查,曾经他卖过一批粮食给君墨寒,当时他就是靠着这批补给击退了冀王的铁骑。”裴烈又道,“龙元国并没有充足的粮食运往边关支持他打这一仗,最后这些粮食却横空出现在他们的军营里。”

裴烈打探过,猜测这件事和穆凌薇有关,事情过去快一年了,他没继续追查,谁也没有想到阎家利用各种渠道给君墨寒送粮,这一仗他赢得很漂亮。

“他是龙元国人吗?”司徒煜问道。

裴烈摇头,“不是,也不能完全说他是哪一国人,阎家在各国的生意都做得很大,阎历这个人很会做人,各国的官府他都有打点,所以他的生意做得也很顺畅,不过现在阎家换了家主,阎祁当家,他的粮食更不好借。”

“为什么?”司徒煜觉得这么有钱的商人,只要朝廷加以拉拢,甚至再给他更多的方便,想要他借粮不难。

裴烈淡淡道,“只怕早就被龙元国捷足先登了,阎少家主与安阳王妃关系匪浅,现在四处战乱将起,阎家若有粮,一定会先支持安阳王妃。”

司徒煜皱了皱眉头,“又是安阳王妃,她到底有什么本事,让师傅也有些忌惮她,甚至对她夸奖有加。”裴太师该不会是喜欢一个有夫之妇吧!

裴烈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又道,“还有这个人。”

“方林森。”司徒煜念着他的名字,“这个人也是富商吗?”

“曾经方家是天启国的第一大粮商,他是真正的北方人,前朝还在时,方家的财势就不可抵挡,不过,三年前方家发生了很大的变故,最后只留他一个人在世上,此人从那时起就消失了,后来方家的生意他也交给了各个管事在打理。”

“找到方林森,说服他借粮,我想他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无儿无女,应该不会留着他的那些钱财进棺材。国难当头,方家的祖业在汴京,方林森应该不会放任着方家的祖业因为战争的原因受到威胁。”裴烈沉声道。

“这件事当年闹得挺大,我当初也关注过一段时间,方家的整艘船全沉了,连下人都没有逃上岸,最后官府判定的确是死于意外。”

司徒煜当时也不在汴京,好像是听说过,他疑惑道,“怎么可能一个人都没留下,是什么样的意外,师傅不觉得这里面有蹊跷吗?”

裴烈道,“是有蹊跷,所有人都有蹊跷,很多人都知道方家的劫难不是意外,而是人为,可是没有人敢办这个案子啊!”

司徒煜反应也很快,“没人敢办的案子?难道和皇室的人有关。”

“对,就是和冀王有关,冀王权大势大,他一介商人怎么斗得过。”

裴烈推测,“其实方林森也不相信是死于意外,所以他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找杀害他全家的凶手报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