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5章(1 / 2)

“林宁同志,我们打算跟你们厂采购三万块,你们能做的出来吗?”

“完全没问题。”

双方的交流很愉快,一手交定金,一手签合同,等林宁将电报打回去,永州制衣厂那边就能发货了。

但是,林宁的目的不止于此,还是那句话,她找的是代理,不是客户。

七台河能做代理的企业或者个人,很少,大企业一般都是国企,规矩多程序繁琐,小企业很多都还没有发展起来,保证金都交不上,个人更别说了,不安全。

所以,看来看去,林宁想让众合钢厂来做这个代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兴趣。

现在是1982年,钢厂的发展很蓬勃,但在十年后的1992年,国企就已经严重走下坡路了,到了1993年,更是开始了下岗潮,大批的工人失业,无路可走。

春江水暖鸭先知,林宁在七台河这些天,已经感受到了国企的僵化、效率低下、过于封闭,相信身处于其中的人们,一定能感觉到。

他们就不想找找其他的路吗?就这样温水煮青蛙的沉沦下去,最后跟着整个工厂,甚至整个城市沦陷吗?

林宁不知道,但是她想试一试,试一试又没有损失,为什么不呢?

第61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林宁想让众合钢厂来做这个代理人,她信心满满,搓澡巾市场空间巨大,对方肯定会答应。

没想到,对方听了之后,很快拒绝了。

“林宁同志,你刚来,不熟悉我们东北的情况,我们这里不像你们南方,人口稠密,我们这里地广人稀,一个省的人也许都不如你们一个市的人多。

像我们七台河,有35万人,鸡西市有80万人,牡丹江最多,也不过才120万人,加起来,一共才235万人。

即使这235万人,一人买一块搓澡巾,销售额也才1175万,一块搓澡巾的利润是一毛五,全部利润加起来,才3525万。”

对方给林宁算了一笔账,用数据来说服林宁,“这搓澡巾挺结实的,估计一块能用很长时间,也就是说,消耗量很小,它实际能产生的利润,并不多。”

林宁,“”

在人口统计这块,林宁确实不如本地人清楚,众合钢厂的领导能拿到详细的指标,知道的更多。

“可是”

林宁想说,人口数量又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定会越来越多,但是她又停住了。

因为她忽然想起来,9月份,国家刚将计划生育政策定为基本国策,刚刚过去的十二月,还被写入了宪法。

这就意味着,以后一个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想生几个就生几个,人口的增速必然减缓。

说到这里,其实已经清楚了,七台河的购买力是有限的,市场空间并不大。

众合钢厂的领导觉得,虽然当代理不合适,但是搓澡巾还是个好东西,所以给林宁介绍了七台河其他工厂的领导,林宁可以直接卖给他们。

就这样,会面结束了,林宁有些蔫吧的回了浴池,去的时候信心满满,回来的时候霜打落叶。

张丽惊讶的说道,“怎么,没成吗?”

林宁摇摇头,“没成。”

“那你还找代理人吗?”

“找啊,就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

张丽说道,“我给你介绍个人。”

“谁?”

“我一个朋友,男人死了,被婆家赶了出来,带着孩子摆地摊。”

“我觉得她不太合适”

“哎呦,林宁,你们南方人不懂,我们这边人买东西,跟你们那边不一样。”

张丽给林宁梳理了一番,东北人买东西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厂区住,直接在厂区的商店里买。

还有一种,就是那些在厂区外面的人,钱多的去供销社,钱少的就去赶大集、赶早市。

东北地广人稀,屯子和屯子之间距离遥远,所以乡下的人,都从大集上买东西。

林宁来了之后,一直在七台河市区打转,还没下过乡村,所以不熟悉,其实那里市场也很大。

张丽的朋友,名叫霍真,今年四十多岁,带着两个女儿,一起赶集卖货。

“林宁,霍真来找过我,希望能进点搓澡巾卖,我没跟你说,怕打乱了你的计划,现在你没找到合适的人,要不要看看她?”

行不行的,先看看吧,林宁点点头,“那就见见。”

“好嘞,我去安排。”

第二天,张丽就把林宁拉到了附近的一个菜馆,名叫“老齐家”。

霍真和两个女儿已经等在那里,霍真个子高大,肤色黝黑,脸上一边一块红色的冻斑,一见林宁就哈哈笑,十分爽朗。

两个女儿,倒是长的白白净净,约莫十八九岁,看着内向一些。

“林同志,你难得来一次东北,今天我请客,请你吃我们地道的东北菜!”

小鸡炖蘑菇,猪肉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