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八零十三行女老板 第18节(2 / 3)

,变成可以运转的电子产品。所以我想……我也许可以找个电子维修店当个什么学徒之类的?”

虽然周知意现在身体的年龄和江遇同岁,甚至认真论起来江遇还比她大一个月,但周知意心中还是把自己当作二十三岁,很有照顾弟弟的模样,拍了拍江遇的肩膀,“想做就去做吧。”

冯桂敏她二姐朝远处那并排坐着的一对年轻人努嘴,好奇的问妹妹,“那俩年轻人是在处对象吗?”

好似嗅到潜在同好,冯桂敏眼睛一亮,竭力安利起来,“二姐,你也觉得他们很般配吧?”

说至此,冯桂敏又不禁泄气,“就是他们两个总还像是隔着层窗户纸似的。”

冯兰香抓起一把瓜子嗑着,很有经验的说,“那还不简单,让俩人去行花街呗。”

第19章 大展宏图

“行花街”是新宁话,换个说法来说,就是逛花市。

吃过年夜饭,冯、高两家众人拉着周知意、江遇一起去了两公里外的本区花市,对于地地道道的新宁人来说,电视上的联欢晚会还真没有传统的逛花市对他们的吸引力大。

“无行花街唔算过年”,不逛花街不算过年,这是新宁市已延续近百年的民俗。

黑夜中每一个摊位上悬挂的各式花灯连绵不绝,灿若星河,仿佛整座城市的所有人都倾囊而出,看花的、买花的,摩肩接踵,比江遇见过的十里八乡赶大集的场面还要热闹。

偌大的牌楼前空地上被人和花填充得满满当当,人挤着人,想要快走几步都是做不到的,只能循着前面人的脚步,不紧不慢的逛着花市。

第一次见识到新宁春节的奇特习俗,江遇尚且在震撼中,突然被人撞了个满怀,原来是周知意被挤了个踉跄,他连忙抓着她的胳膊将人扶住。

冯桂敏悄悄给自己二姐比了个大拇指。

冯兰香和妹妹对了个眼神,一切尽在不言中,她故作抱歉,对两个年轻人说,“唔好意思啊,这里人太多了。”

她也不算说谎,四周人头攒动,就算周知意重新站稳,也还是被挤得只能挨着江遇,两人间的距离已突破05米进入亲密距离的范畴内,看着简直不像是江遇扶着周知意,更像是揽着她。

冯桂敏忍住内心的激动,维持着表面的镇静,找了个借口不当电灯泡,“这么一大家子人,我们分开逛好了。”

说完,她就迫不及待的拉着自己二姐和女儿高静钻进人群中,高德明连忙跟上。而其他人,七大姑八大姨、大舅哥二表哥,也早已在说话间各自三两成群逛起花市,也是不见了踪影。

不知不觉就只剩下了周知意和江遇两人。

“只能由我来给你当地陪了。”周知意对江遇说。

江遇点点头。

周知意坦坦荡荡,和身旁因为两人行走间肢体的一点小接触便心脏砰砰跳的江遇简直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也是因为,对于周知意来说,她是认为男女之间存在纯友谊的。

在现代时,周知意在国内数一数二的美术院校读大学,学校风气开放包容,她的朋友中有喜欢女生的女生,也有喜欢男生的男生,性格投契、三观相同、能玩到一起,周知意可以不在乎大家性取向的这点特别之处,只要别喜欢她就行。

久而久之,“朋友”这个词在周知意这里就逐渐失去性别。

而江遇,应该算是周知意众多朋友中算得上特别的了,这人同样的精明,周知意在他面前耍心眼时不用担心过了火而伤害到朋友,他会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在这种你来我往的“争斗”中,她反而获得了乐趣。

也就是说,现在被周知意归于朋友的江遇,在她的概念里,就是个人,而不是个男人。

江·还不知道被剥夺性别·只是个人·遇还在可怜的独自小鹿乱撞,留意着周围拥挤的人群,小心警惕的护着周知意。

“新宁市有个别称,叫做花城。逛花市是新宁的老传统了,其实从腊月二十八就开始了,直到年初一凌晨结束。”周知意尽职尽责给朋友当着地陪,虽然身体是外地人,但灵魂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新宁人相信‘行花街转大运’的说法,年年都要来花市挤一挤,挤一点才热闹,这叫挤掉晦气。”

周知意看着一家家花档摆出来各种各样的花,还在给江遇讲解,“买花,其实也是买个意头,买的是对新一年的期盼,即使是在最艰苦的年代,新宁人都坚持要买花过年。”

金桔、郁金香、玫瑰、海棠花,还有来自全国各地养出的花,北边的君子兰、中部的牡丹、西南的山茶,花档老板们为了这一年一度的盛宴可谓是煞费苦心。

“不同的花有不同的意头。”周知意指着被弯成螺旋状的富贵竹,“这叫转来好运。”

“金桔是最好卖的,寓意‘大吉大利’,问金桔也不说‘个’而是‘双’,这叫吉事成双。”

“家里有老人的往往会买长寿花或万年青,象征‘健康长寿’。”

“那是银柳,代表‘银圆滚滚而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