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夫手下也是武夫居多对蒯通这个文臣一向都不大看得起。即便他的功劳很大。武臣自立为赵王后仅封蒯通为御史左承职位远在陈余、张耳、李良等之下。自此蒯通已认清武臣非是明主再不肯为武臣多出一谋而且有另投明主之心。李良与蒯通乃是旧友李良降新秦后便秘密写信于蒯通相召蒯通此时见天下情势与扶苏大为有利使欣然弃了武臣来投新秦。蒙毅、李信等与蒯通相谈后深服其才便将他推荐给了蒙恬。蒙恬此时正好想遣使说服辛胜归降蒯通见这是立功的好机会便自动请缨请来说降辛胜!
蒯通见辛胜问起笑道:“武臣乃一匹夫耳不识人才迟早必会我主所擒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我自然弃之另投明主。这又何奇之有!?”
辛胜愕然不禁对武臣地评价又降了一个档次笑道:“那蒯先生此次是奉何人之命前来?有何贵干?”
蒯通单刀直入道:“我奉蒙恬大将军命前来要求将军交由兵权归蒙大将军节制!”辛胜显然没想到蒯通如此爽快愣了愣斟酌了一下才道:“辛某血战平燕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何刚刚接受朝庭封号便要夺我兵权?”
蒯通笑道:“辛将军是聪明人那蒯某也不绕圈子。敢问辛将军自问比之蒙大将军、李大将军如何?”“颇不如也!”辛胜却也不是那种自大之人。
“那将军之才比之陛下如何?”蒯通又问。“那也是不可相比昔年陛下纵横关东用兵如神可与王翦老将军相比虽古之名将亦不过如此!”辛胜说的倒也老实。
“那好既然将军明白自己有多大本领那为什么还有称王之心!?常言道:人要有自知之明若将军自知不可为而为之恐怕来日会祸及子孙!”蒯通细说利害。
辛胜老脸一红强辩道:“谁说某有称王之心!?这纯粹都是市井流言某绝无此意!”“将军言不符实!如果将军没有称王之心这燕国王宫又岂是将军之地位可居之所!?”蒯通是闻名天下的辩材辛胜想蒙过他那是想都没想。
果然辛胜一时语塞无话可说。
蒯通见状暗喜放缓了一下口气道:“好在现在将军并未称王事情还有可以挽救的余地。如果将军肯交出兵权归蒙大将军节制并且迁出燕王宫那么以前所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陛下都可以当做没有生过。日后辛将军仍然可以享受高官厚爵子别亦可以永享富贵如若不然恐自取夷灭九族之祸!”
辛胜闻言额头冒汗。一时有些犹豫:“这……可否容辛某考虑一下?”蒯通拙拙逼人毫不放松地道:“不行蒙大将军等着攻取赵地没有时间容辛将军考虑。如果将军现在仍难以决断地话那么蒯某还有一则消息辛将军要是聪明人的话应该知道如何选择!”说着蒯通清了清嗓子沉声道:“十数日前。函谷关守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将已经识破胡亥、赵高等人的丑恶面目率大军三十万归降。目前陛下亲率大军正直下关中以陛下在关中地民望想必旬日可定。”
蒯通地这一句话就像一把沉重地鼓槌一样重重地敲在了辛胜地心里辛胜顿时变色:没想到扶苏的动作会这么快!
蒯通见状继续道:“目前秦国百万精锐已经尽数为陛下所掌控且握有江南之民、巴蜀之粮旬日之内又可定关中可以说。天下大势已经清楚:那就是陛下必胜。辛将军请考虑清楚啊:现在交出兵权可以子子孙孙永享富贵。青史留名;如若不然子孙绝灭、永留骂名的下场可不好受啊!”
辛胜有些傻眼了:“本来想有生之年过一过帝王之瘾。看来如果自己真地要舍命赌一把的话那么必然会弄得断子绝孙的下场。扶苏旬日之内便可定关中届时又成昔年秦灭六国之势。一旦百万大军出关天下谁可争锋!?算了吧。命里无福莫强求还是安安心心当个顺臣得了!”于是辛胜换上了个笑脸道:“先生所言实是金玉良言令辛某茅塞顿开。请先生放心。某明日便交出兵权将军队交由蒙将军节制。当然也会立即搬出燕王宫。不过以前有一些不当之处还请先生在陛下和蒙大将军面前美言几句辛某绝不敢忘!”
蒯通大喜脸上却平平淡淡地道:“将军能识时务既是将军之福也是国家之幸。一些小节之事以陛下的宽广胸怀必不会计较;蒙大将军也是明理之人知道轻重更不会为难将军尽管放心好了!”辛胜嘘了口气笑道:“先生远来辛苦现在天色已晚就请赏脸同饮如何?”
蒯通却道:“且慢!”辛胜一惊:不会又出什么问题了吧!
“来之时我隐约看到一人好像是武臣地心腹庄周!他来这里想必没安好心吧如果将军日后想安安心心地做个顺臣地话还是赶紧决断的好千万不可脚踏两只船!”蒯通真是个缠人地主。
辛胜额头冒汗频频点头道:“先生所言甚是我之忠心天地可鉴!来人将那赵国使者庄周斩提头来见!!”喏!”亲兵闻令而去。
“还有刚才赵使所献礼品也一并交由先生处置!”辛胜现在是一点不敢大意。
蒯通接过礼单也是吓了一跳喜道:“如今大战之际正值用钱之时辛将军有如此重礼何愁陛下不喜!请将军安心蒯某必在蒙大将军和陛下面前为将军美言!”
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