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嗟仙 第375节(1 / 2)

“那我就不打扰杨大婶了。”

朱萧索松了口气,总算是暂时拦住了她。

杨大婶倏地在眼前消失,离开了百兽林。

朱萧索一个人,在林中听着时不时传来的鸟叫,心情却有些发闷。

以前那个不求仙道,一心养鸡的杨大婶,再也见不到了。

说起来,朱萧索还感觉有些怅惘。

杨大婶那与世无争的态度,一直令他佩服。

尤其是见了朱萧索一跃成为修士,受到万人敬仰后,依旧对于修仙一事不为所动。这看透一切的性子,颇有几分“惯看秋月春风”的感觉。

虽然只是个养鸡大神,却带着超脱的神韵。

现在才知道,所谓与世无争,不过是为了突破“还源境”而进行的一场表演,与戏台上的马保莹,没有本质区别。

无非是马保莹在万人面前表演,表情动作都有名角儿风范。她在巷子里表演,演戏痕迹全无,已臻化境罢了。

朱萧索又想了想,反而觉得,杨大婶演的这出戏,还不如马保莹。

起码,马保莹在台上演了自己想演的,最后一刻,也走得明明白白。

可杨大婶却故作豁达,为了所谓的“修凡心”,连情深义重的干女儿死了,都没有出手相救。直到被自己一句话点醒,才豁然顿悟,打通了寻求本真的念头,抢先一步突破还源境。

杨大婶还活着,且成为了修士,他本该是高兴的。

杨大婶突破还源境,还把飞升之位传给他,他更应当是高兴地情难自禁才对。

可朱萧索,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什么。

他踩着假发,腾跃而起,俯瞰整片百兽林,以及不远处人来人往的黄狗县。

萧索住过的那条街,距离百兽林很近,一眼就能看到。

一群人仍旧跪在杨大婶的院墙外,似是卖力求饶。

一旁自己破旧不堪的故居,也有人开始进出打扫。

街头的马家布庄,有几人抬着轿子出来,许多马家子弟前呼后拥地往杨大婶家的方向赶去。

林林总总。

朱萧索看着,只觉吵闹。

他望着熟悉而又陌生的一条街,发现这里居然已经没有让他留念的回忆了。

没有回忆的故乡,算不得什么故乡。

黄狗县,

他或许再也不会来了。

第54章 空相寺念旧

人活着,需要一个心安的地方。

失去了一个故乡,往往就会寻找下一个故乡。

不一会,朱萧索便到了山鸡县。

山鸡县他认识的朱家、马家和杨家的人,大都去了叩仙邑或者拥仙城。这个山鸡县虽然还是朱家做主,但做主的人不是朱萧索和朱润这两个正统的朱家人,而是独臂总管朱五毛。

靠着当年护送朱萧索进入山鸡县时,被朱六才剁了一条胳膊的功劳,他捞到了山鸡县话事人的位置。

拥仙城与庄云闲聊的时候,庄云说过,在朱萧索离家那段时间,朱五毛一直在山鸡县忙前忙后,甚为辛苦。庄云曾经问过朱五毛,是否要服用开脉丹踏入仙途,朱五毛拒绝了。

朱五毛说,他在断臂之后,一直没有帮上朱家许多,不像朱五蒙朱五山他们一直为家主做事。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已经是家主念旧,给的无上恩赐,他不再奢求更多了。

朱五毛觉得,能留在和家主相遇的山鸡县,过上一辈子土财主生活,已经十分心满意足了。

庄云听后,知道人各有志,也没有再多劝说,便让朱五毛全面接管了山鸡县的事情。只是每年给朱家象征性地交点岁收便好。

既然朱五毛无意仙途,朱萧索也便和他没有了再多的交集。两人的主仆恩义,便各自留在心中。所以这次来山鸡县,朱萧索没有回朱家。

他径直到了空相寺中。

进入空相寺中,朱萧索倒不太认识了。空相寺比他上次来时,换了许多物件。贡桌变成了红漆木,香炉成了紫金纹,就连地上的蒲团都是丝绸一层层码出来的,可以说焕然一新。

但是,寺庙之内的和尚,还是那些人。除了戒奇为首的一众面熟大和尚外,又添了七八个小和尚。

见到朱萧索来,主持戒奇缓步走来,行了一礼:“阿弥陀佛,朱施主,又抽空回来看故友了?”

“是。戒奇大师,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几年过去,朱萧索从戒奇的脸上,看见了岁月的痕迹。而且戒奇的言行举止,也稳重了许多。再加上一些小和尚恭敬地看着戒奇,让朱萧索已经无法向之前那样,直呼“戒奇”的大名了。

戒奇笑道:“朱施主,贫僧当不得大师的称号。你我相识多年,还是直接叫贫僧戒奇好了。”

朱萧索听后会心一笑:“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戒奇。许久不来,你们空相寺倒是变了样。”

戒奇叹了口气:“佛本无相,所有的物件,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