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下。她没有立刻起身,而是慢悠悠地合上杂志,打了个哈欠,对守在门口的一名随从说:
“屋子里闷得慌,我出去透透气,就在门口。”
她裹紧大衣,推开沉重的木门。风雪瞬间灌入。她走到门口屋檐下,看似随意地踱步,目光“茫然”地望着漆黑的风雪夜,身体在寒风中微微瑟缩。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从工具棚的阴影中闪出,借着风雪的掩护和夜色的遮蔽,瞬间贴近了屋檐下的阴影处!是杉元!
时间紧迫!可能只有几秒钟!
阿希莉帕没有转头看他,依旧望着前方,仿佛只是在发呆。但她的嘴唇几不可察地嗡动,声音压得极低,被风雪的呼啸完美掩盖:
“小野在西北隘口增了哨卡…工料清单第叁页有克扣…新来的日语教员是特务…”语速极快,信息精准如子弹!
同时,她那只藏在厚重袖筒里的手,极其迅速地将一个用油纸紧紧包裹、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硬物,塞进了杉元同样隐藏在破旧手套中的掌心!那是她这几天暗中记录的关键信息——尾形随从的通讯频率、眼线名单、以及她观察到的、小野势力准备破坏学校供暖系统的证据!
杉元的手掌猛地收紧!他能感受到那油纸包裹的坚硬边缘,如同烙铁般烫手!他没有说话,甚至没有看阿希莉帕一眼。他只是极其轻微地点了一下头,身体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瞬间后撤,重新融入工具棚的黑暗和漫天的风雪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整个接触过程,快如电光火石,无声无息。
阿希莉帕仿佛毫无所觉,又在风雪中“呆立”了片刻,才瑟缩着肩膀,转身推门回到温暖的屋内,嘴里还抱怨着:
“这鬼天气……冻死人了……还是东京好……”
炉火噼啪作响,映照着她平静无波的侧脸。只有她自己知道,心脏在胸腔里正疯狂地擂动,如同冲锋的战鼓。情报已送出,火种已传递。在尾形密不透风的监视网中,在库坦的漫天风雪下,反抗的暗流,终于凿开了第一道缝隙。而真正的风暴,正在无声地酝酿。她摩挲着颈间那条冰冷的丝巾,眼神深处,是比库坦冻土更深沉的寒意与决心。
杉元的身影如同被风雪吞噬的幽灵,瞬间消失在工具棚的黑暗里。阿希莉帕指尖残留着传递油纸包时的冰冷触感,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几乎要冲破喉咙。她强作镇定地回到炉火旁,重新拿起那本时装杂志,指尖却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炉火的暖意驱不散她心底的寒意——情报已送出,但更大的风险才刚刚开始。
暗桩的阴影:
正如阿希莉帕传递给杉元的信息,那个新来的“日语教员”木村,表面温文尔雅,实则眼神阴鸷。他不仅教授孩子们生硬的日语,更在课余时间“热心”地帮乌鲁克长老整理文件,实则翻查着任何可能被视为“违禁”的阿依努资料。他敏锐地察觉到阿希莉帕对族人的刻意疏远,这反而加深了他的怀疑——一个真正被东京腐化的人,为何要回到这苦寒之地?她的“游荡”是否别有用心?
木村的目光如同毒蛇,时刻缠绕着阿希莉帕。他注意到她每次“散步”的路线似乎都有规律,尤其是在学校工地和新哨卡附近停留时,那看似“嫌弃”的扫视,停留的时间似乎略长于一个真正厌恶此地的人应有的耐心。他不动声色地增加了向小野参谋密报的频率。
杉元的行动:
拿到油纸包的杉元,如同握着一块烧红的炭。他避开所有人,潜入库坦山深处一个只有他和阿希莉帕等极少数人知道的隐秘猎户小屋。在昏暗的油灯下,他展开油纸。里面是几页折迭得极小的、密密麻麻写满娟秀字迹的纸——阿希莉帕用特制的、遇热显影的药水(百合子通过隐秘渠道夹带在书籍中送来的)记录的关键信息:
?尾形五名随从的姓名、轮班时间、交接暗号、配枪型号。
?混在工人中的叁名眼线特征及可疑行为。
?小野计划叁日后深夜,派人伪装成流寇,破坏学校新建的锅炉房管道系统,制造“安全事故”,嫁祸于“管理不善”,为强行接管制造借口!
?新哨卡位置、人数及火力配置简图。
最后一行字,力透纸背:
“锅炉房,叁日后子时。阻之,需‘意外’。”
杉元眼中寒光爆射!他迅速将情报默记于心,将纸张凑近油灯火焰。纸张在跳跃的火苗中迅速蜷曲、焦黑,化为灰烬,不留一丝痕迹。他如同融入夜色的黑豹,悄无声息地离开小屋,直奔白石所在的临时货栈。
白石的舞台:
白石正与工头“把酒言欢”,抱怨着运输的艰难和天气的恶劣。接到杉元用暗号传递的紧急信息(关于锅炉房破坏计划),他圆滑的脸上笑容不变,眼底却掠过一丝冰冷的锐利。
“哎呀,这鬼天气,怕是又要下大雪了!”白石拍着桌子,醉醺醺地嚷嚷,“我那批运来给娃娃们过冬的厚毛毯和煤油,可别堵在半路了!工头大哥,你可得帮帮忙,找几个可靠的兄弟,明天一早就跟我去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