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16章 合理推论(1 / 2)

不夸张地说,王振足足受了许沧海二十年的气。

王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许沧海就是王振的领导,对王振呼来喝去,什么屁事都让王振去干,包括给他接孩子,辅导作业。

一开始,王振干得还挺带劲,觉得这是领导信任自己的表现,以后有好事,肯定优先考虑自己。

可干了几年,他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跟他同期参加工作的,都提副科了,偏偏最为任劳任怨,干活最多的他,还是一个普通科员。

那时候,王振方才明白,并不是多劳多得,至少在许沧海那里,不是多劳多得。

后来,许沧海从第一监察室副主任,调任第二检察室主任,王振才算脱离了魔掌,有了发展的机会。

而王振的能力,也逐渐被市纪委的高层领导看到,而后一步步地把王振提拔为第一监察室的主任,确立了王振市纪委第一办案能手的地位。

可与此同时,许沧海也成了市纪委的副书记。

然后,王振在市纪委第一监察室主任的位子上,就不动了。

因为每次一有向上的机会,就会被许沧海堵死。

后来,许沧海成为市纪委的一把手,对王振打压得就更厉害了。

明明办得非常好的案子,非得挑点小毛病出来,然后,就着那点小毛病一顿猛批,搞得王振犯了多大错误一样。

那段时间王振都要抑郁了。

每次回到家,连点儿笑模样都没有,饭也不吃,就是坐在阳台上抽烟,一抽抽到后半夜。

妻子陈秋霞,担心王振指不定哪天就会从阳台上跳下去,这才通过前市委书记曾学岭,帮助王振完成了提拔。

让王振成为市纪委副书记。

其实,按硬性指标,早就该提拔王振了,但许沧海就是看王振不顺眼,一次又一次把王振压了下去。

但曾学岭打了招呼,许沧海就没办法压了。

被查之前的曾学岭,在青山那是真正的一手遮天,许沧海还不至于为了一个王振,反对曾学岭。

更何况,他也得没有反对的理由。

无论从哪方面看,王振也符合提拔的标准,而且当时正好一个副书记退了,腾出了位置。

就这样,王振才成了市纪委的副书记。

可成了副书记之后,王振的日子,还是不太好过。

本来,几个副书记是有明确分工的,但架不住作为一把手的许沧海,可以随时随地的调整副书记的分工。

结果就是,容易出成绩的活儿,都分给了许沧海的亲信,脏活儿累活儿得罪人的活儿,都落到王振手里。

曾学岭被双规后,王振迫不及待地对宋思铭出手,把宋思铭请进市纪委的小黑屋,盖因于此。

王振想办大案,要案,想出成绩,好让更大的领导看到。

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通过宋思铭,查出一些省纪委都没掌握的情况,然后,提交给省纪委,这样,省纪委的领导就能注意到他,说不定就能借此机会调入省纪委,摆脱许沧海的打压。

可理想是美好的,现--≈gt;≈gt;实却没有按照理想发展。

人家宋思铭出淤泥而不染,虽然给曾学岭当了好几年秘书,但并没有掺和曾学岭那些烂事,当然,更准确的说,是曾学岭不信任宋思铭,没敢让宋思铭掺和。

折腾半天白折腾,王振只能继续在许沧海手底下委曲求全。

直到许沧海被调走,王振才算守得云开见月明,新书记饶立对他非常重视,重要的案子都交给他来办。

比如之前市国资委主任郑元吉的案子,再比如眼下丰瑞县的案子。

但这并不代表,王振会忘记,许沧海给自己穿过的一双双小鞋。

“张局,宋局,杨馆长,你们放心,无论涉及到谁,涉及到多高级别的领导,我们市纪委都会秉公办理,绝对不会让一个坏人逍遥法外。”

回溯过往,王振正色向张孝儒,宋思铭,还有杨志义保证道。

虽然,青山市纪委没有权限直接查办许沧海,但只要把证据拿到,提交给省纪委,许沧海插翅难逃。

“杨馆长,你是不是还有一条线索,要向王书记汇报?”

宋思铭则是提醒杨志义。

“对。”

杨志义反应了过来,对王振说道:“李明旭的哥哥是李明初,曾任青山市发改委副主任,十年前因为贪污受贿,被市纪委查办过,但最后只给了一个降职的处分,而当时,李明旭就和许沧海存在联系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