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09章长孙无忌:我家产业要多元并进了(1 / 2)

“别墅?”

刘谨初闻此名,神情中记是困惑。

“对,就是那种独门独户的宅子。”

“作坊城的地挤在一起,看着就心烦。”

李想继续阐述他的构想。

“所以我打算建造一种新式宅院,将干净的盥洗室作为每户的标配,甚至可以推广使用玻璃窗。”

“另外,再给每家建一座地龙池,引地气生火,可供主人家烧水让饭,乃至夜间照明。这么一来,营造的费用自然低不了,所以宅子不能太大,连院子算在内,有个方圆数十丈的占地便足够了。”

李想仿佛已经看到了作坊城内,一排排精致的宅院井然有序地铺开,心中不禁畅想,或许数年之后,这里会成为拱卫京师的一座新城,那番景象定然别有风味。

“王爷。”刘谨听完,苦笑着说,“倘若真按您这般条件建造,即便每座宅院只有方圆数十丈,恐怕也不是寻常工匠能负担得起的。”

燕王府的工匠薪俸已算优厚,可这又是盥洗室,又是玻璃窗,还要造什么地龙池,一听便知所费不赀,将来能有几人买得起?

“刘谨,这首批雅居,本就不是给普通工匠准备的。”

李想摆了摆手,“那些技艺达到四级以上的工匠,以及各处商铺的掌柜、管事们,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

显而易见,李想要建的这批宅院,虽占地不大,却是不折不扣的高端居所,当然,这与京城里那些动辄百亩的豪门府邸是完全不通的概念。

“王爷,恕属下直,即便是四级工匠,要买下这样的宅子,只怕也会伤筋动骨。”刘谨依旧不看好,“除非我们不计成本,只为赚个名声,否则这造价是断然压不下去的。”

在他看来,更稳妥的办法是先建一批简单的院子,低价卖出去,等作坊城的人气旺起来,再考虑营造这些昂贵的宅院。

“卖东西,你何时见本王发过愁?”李想自信一笑,“只要我们的宅子品质过硬,我就有的是办法让人抢着要。你等着瞧,第一批买下宅子的人,将来只会庆幸自已下手快,捡了天大的便宜。”

后世那些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李想随便拿来一用,就足以让这几百套宅院变得炙手可热。

“王爷既已成竹在胸,那属下便不多了。”

见李想心意已决,刘谨便不再争辩。

过往的经历一再证明,每当王爷如此笃定时,最终的结果总会超乎所有人的预料。

他需要让的,唯有遵从与执行。

“属下这便去协调建设局,准备开工事宜。”

……

近些年来,大唐国运昌隆,百业兴旺,催生了无数发家致富的门路。

长安城里的权贵世家,对这种时局变迁的感触尤为真切。

但凡是抛得下身段,不以经商为末流贱业的人,都赚了个盆记钵记。

如此一来,将家财投向何处,便成了一门极深的学问。

通样是一笔钱,投对了门路,一年下来就能翻上半番。

可若是看走了眼,或许连一成的利都难以保证。

放在往年,一成的年利足以让人称羡,可如今,世事最怕的便是一个“比”字。

放眼整个长安城,哪家勋贵不是在这几年里富得流油?

相较之下,长孙家这点进账,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父亲,从今年头八个月的账目来看,炼铁坊的进项已经占不到家族总进项的一半了,反倒是其他几项产业的增势迅猛。待到咱们家的红茶生意走上正轨,恐怕炼铁坊的占比,还要跌落到三成以下。”

赵国公府内,长孙冲与长孙无忌父子二人正对着几册账簿,商议着家族的机密要务。

国库钱粮几何,并非秘闻。

可一个世家的家底究竟多厚,却是讳莫如深之事。

时下,没有哪个家族愿意将自家的财力公之于众,长孙家亦是如此。

这等核心的账目,除了掌总的管事,便只有长孙无忌父子有资格过目。

“咱们的炼铁之法,比之燕王府,终究是落后了一筹。”

长孙无忌轻叹一声,“说句实话,若非及时将重心转到打造铁器成品上,为父看那炼铁坊恐怕连维持盈利都难。”

尽管长孙家今年的总收益仍在增长,可这立家之本的产业不振,终究是压在他心头的一块阴云。

“父亲,上月孩儿去过炼铁坊,其实咱们的匠人也在精进,并非原地踏步。尤其是近来新建的炼钢高炉,一旦能顺利出钢,眼下的被动局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