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节(1 / 2)

加入书签

“嗯。”程博衍挂掉电话,把外套拉链拉上了。

项西打开钱包,抽出钱来数了数,四千多。

“靠,捡条大鱼。”馒头在一边吸了吸鼻子。

项西把钱都拍在了馒头手上:“都你的。”

“小展……”馒头愣了愣,没接钱。

项西把钱塞进了他口袋里,转身往前走:“那事儿别再跟我说,你爱怎么怎么,不要跟我说,我什么也不知道。”

“我没白交你这个朋友。”馒头声音里突然带上了哽咽。

“谁跟你是朋友了?”项西拧着眉回头瞅他,“别傻逼行么?”

沉默地继续往前走,项西把钱包里剩下的东西清了清,几张银行卡,没什么用,还有张身份证,项西抽出来看了看,程敷衍。

什么破名字。

难得看到身份证上的照片能算得上帅哥的人,项西啧了一声,转过街角的邮局时,把身份证扔进了邮筒里,再把钱包里的卡都扔进垃圾箱。

钱包一捏就是上好的皮子,而且很新,留着了。

走了两步他又停下了,程敷衍?

还是程博衍啊?

项西没上过学,字儿都是在牌桌和假瞎子的黄色读物上学的,简单的字儿他能记得笔划,复杂的字儿他就只记个形了。

到底是敷衍还是博衍啊?

他转身走回邮筒旁边,扒着邮筒口往里瞅,还伸手往里掏了掏。

“干嘛呢你?”馒头在一边儿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操,”项西绕着邮箱转了两圈,踢了一脚,“算了,走。”

程博衍。

谁会给孩子起个名儿叫敷衍啊,也太能敷衍了。

因为有了进账,俩人是打车回的。

“赵家窑。”项西在后座上报了地址。

司机回头看了他俩好几眼,然后补了一句:“只到路口哦。”

“知道。”项西有些不耐烦地说。

赵家窑是城中村,地盘挺大,藏污纳垢能力出众,是市里最乱的地方,每天各路混混都很敬业地上演着“看老子打不死你”的戏码。

基本每次打车回去,司机都会补上这一句,只到路口。

路口戳着个白色的路牌,上面是街名,下面还有个小蓝牌子,写着三个字,严管街。

车就停在这牌子跟前儿,项西开了车门跳下车。

牌子是什么时候立的,他不知道,不过这牌子除了向众人传达这里很危险之外,似乎也没什么别的作用了。

而且何止这一条街,这应该改名儿叫严管区。

馒头给了车钱,摸摸兜,似乎还想跟项西商量一下兜里那四千多的划分,项西没理他,甩下一句“别动二盘的钱”就转身往里走了。

赵家窑这一片几乎没有路灯,纵横交错得都快能把满月切成碎渣的各种电线似乎只是摆设,只靠两边看上去绵延不绝的违建里透出的灯光照明,看不清那些街边墙角影影绰绰的人,偶尔能听到不知道从哪儿传来的叫骂声和冷不丁就一嗓子拔高了八度的哭喊。

就这氛围,甭说走进来了,就光在路口那儿看一眼,都能吓着不少人。

平叔在这片的中心地带有两栋自建的二层小楼,赵家窑大洼里17号,还有些铺面和出租房,都是违建。

项西呆了十来年的“家”。

窄小的街道一拐进去就有种越走地势越低的感觉,拉着人一直往下,有些透不上气来。

离17号还有十来米时,旁边二楼平台上传来一声短促的尖叫,接着是一个男人的吼声:“去你妈的!”

没等项西抬头,一个瘦小的身影从二楼平台飞了出来,重重摔在了项西和馒头跟前儿。

摔在项西和馒头眼前的空中飞人是李慧,二盘媳妇儿的闺女。

李慧她妈是带着李慧过来跟二盘同居的,她说这是二盘的孩子,不过二盘不认。

十四岁的小姑娘,瘦得跟小猴儿似的,项西一直觉得风大点儿的时候她蹦一下就能吹出二里地去。

这些老房子层高都低,李慧这一摔应该是没摔得太厉害,在地上趴了一会儿,挣扎着站了起来。

馒头往楼上看了一眼,犹豫了两秒钟,伸手扶了一把,李慧有些紧张地往楼上看了看,推开了馒头,低头站到了墙根儿下。

“哎哟,”二楼平台上传来了二盘的声音,“馒头又怜香惜玉了啊。”

“哥,”馒头像是被吓了一跳,抬起头笑了笑,瘸着跑进了屋里,“哥我这儿有……”

项西看了李慧一眼,从她身边走过,准备回17号。

“小展,”李慧在他身后叫了一声,声音沙哑,低得几乎听不见,“救救我。”

项西脚步没有停顿地进了17号,反手关上了门。

屋里人挺多,平叔的爱好就是喝茶打牌,这会儿正跟几个人坐在客厅里喝茶,项西都认识。平叔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犯罪团伙”,要有的话,这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