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如何摘下高岭之花 第173节(2 / 3)

加入书签

衣服,说着不同的语言,还有着与中原截然不同风俗的家伙……是真的会杀了她。

“后悔了?”白滇饶有兴致的看着她,“知道后悔的话,以后就别犯这种错了。”

少年的语气很平静,平静到毫无讥讽和嘲弄的意味,方笙不解的看向他,却见后者靠在墙上,凝视着头顶的透气孔,淡淡说道:“能生在更宽和的地方,是一种福气,不是罪过。”

方笙觉得,这名叫做“白滇”的少年,很是特别。

照他的话来说,自己已经大祸临头,却从不为小命担忧,仿佛近在眼前的威胁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方笙是在被捉的第三天被允许走出石室的。

那群奇怪的家伙好像并不放心她与白滇久待,在不敢让后者出石室一步的情况下,只能尽量减少二人之间的接触。

当然,离开石室并不意味着自由,她被投到了一个更大的囚室,在那里见到了其他的“祭品”。

比起白滇,他们显然更加忧心忡忡。

在极端的恐惧中,人的种种劣根性就会显露在光天白日之下,或许是知道自己没几天好活了,这群南疆人行事越发偏激起来。

方笙每一次被放回石室,都会伤痕累累。

而白滇每回都会笑眯眯的蹲到她面前,饶有兴致的点评她一天的遭遇,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计策,仿佛真的亲眼所见一般。

他的方法很好用,每次方笙依言行事,就会少受很多苦。

而不知何时,白滇说官话时已没了南疆口音。

渐渐的,她对这名年纪比自己要小的少年产生了一种奇怪的依赖感,把他当做了这段监牢生涯的主心骨,即便再糟再难,看到他好好的待在石室里,就会产生无与伦比的安心感。

哪怕她很清楚,白滇有很多秘密。

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抓进来的“祭品”越来越多,整个营地的气氛也在悄然改变着。看守们变得情绪高涨,以往动辄拿囚犯撒气,现在却生怕碰破他们的油皮,难以下咽的牢饭也变得可口起来,几名消瘦的“祭品”甚至每日都吃上了肉。

然而,没有人为此感到高兴。

种种改变不过是昭示着他们离死亡又近了一步。

在某个下着蒙蒙细雨的清晨,石室大门被人粗暴的打开,他们用绳子捆住了所有“祭品”的手脚,将之串成了一线,驱赶进了一座堆满白骨的山涧内。

在那里,方笙第一次见到了那些人所尊敬的“神”。

不,那只是饿疯了的野兽而已。

人们哭嚎着、奔跑着,互相推挤,拼命想让他人挡在自己身前。

雨水洗刷着天地,汇聚的血水却让饥饿的野兽更加疯狂。

在血肉横飞与惨叫哀嚎中,方笙的腿脚像灌了铅一般扎在地上,直到脸上喷溅上了一股温热的液体。

“方笙,”白滇一脚将扑上来的猛兽踢飞,手臂上的伤口深可见骨,浓厚的血腥味扑鼻而来,“你再发呆下去,咱俩都会死的。”

第一次,他说话的时候冷下了脸。

猛兽咬伤了白滇的胳膊,也咬断了束缚住二人的绳索。方笙也不知道哪来的力气,一把拉着少年奔跑了起来。

接下来的事情,在她脑海之中都变成了混乱又怪异的色块,唯一能记清的,就是凑近的貘兽、冰凉的雨水和震耳欲聋的虫鸣。

等到她重新恢复神智,却发现自己躺在一处陌生的竹楼,而床畔边,则坐着一名穿着南疆服饰的妇人。

那妇人看上去年纪已不轻了,眉宇之间有着无法忽视的锋利与美艳,当她开口说话时,竟然是一口流利的官话。

她告诉方笙,始作俑者已经被蛊王击杀,幸存者已得到了救治,唯一的问题是,貘兽搅乱了她的记忆。

“最差的结果,就是你把这段经历全部忘到脑后。”自称为白滇师娘的妇人说道,“对你来说,应该是件好事?”

方笙抬手碰了碰绑在额头的纱布,努力消化着女子的话。

忘掉……这段经历?

那是不是也意味着,忘掉……白滇?

光是想一想,就令她恐惧的浑身打颤,后面妇人又说了什么,什么时候离开……就全都听不到了。

她想去找白滇问个清楚,想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在这座陌生的蛊寨里,她一个中原人寸步难行。

每一个人都很热情,每一个人都很友善。

他们尽力满足她提出的要求,也会尽力解答她所有的疑问,除了——白滇在哪儿?

渐渐的,方笙也就不再问了。

再一次见到少年,是在她打好包袱离开的那日。当那张带着盈盈笑意的脸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方笙甚至花了点功夫才记起他的名字。

见她如此,白滇的笑意缓缓渗进了眼底。

“方笙,”他用地道的官话说道,“我愿你前程似锦。”

就这一句,让她突然泪流满面。

淅沥沥的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