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第385节(1 / 2)
“我家是确定要来开分坊了,我家小儿子跟小儿媳过来,你觉得如何。”
“兴华府那边潜力应该不怎么大吧?那边穷得厉害,人口是不是也很少?”
这些问题基本都说在了关键地方。
不愧是老作坊老板们,在这也没闲着,一直在打听消息。
纪彬也不反感他们这种做法,毕竟是赚钱投资的事,谁都要谨慎的,就算是他,那也是先去兴华府看了看情况,这才有了打算。
其中说的一点,村里人给梁二帮忙,收费好像很少。
这是没错的。
首先邑伊县毕竟是县城,跟春安城比不了,物价人工都比不了。
纪滦村更不用说。
在村里请一个村里人做工,跟在城里请人做工,这价格能一样吗?
首先这成本就降下来了。
成本低了利润就高,这都不用多想。
然后问东西那么多能不能卖完,兴华府是不是没那么有钱。
消费能力代表了物件消耗的多少,人数也代表了其中的潜力。
这些问题都没错。
但纪彬却反问道:“现在永义十四年,十五年,乃至十六年的时候,你们对邑伊县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现在已经是永义十八年,两三年前,三四年前。
他们对邑伊县的看法?
所有人心里都冒出一个字。
穷。
穷乡僻壤,没有潜力。
也有人问道:“但邑伊县不同,这里有你。”
“而且发现了漫山遍野酸果的妙用。”
“再有棉花也让你们这富裕起来。”
“只是棉花吗?”纪彬又问,“之前的山货皮货,这没有改变大家的生活吗?”
“不提这些。兴华府有的,却是邑伊县都眼馋的。”纪彬继续道,“邑伊县是能种棉花,兴华府却不行。”
“但那里有码头,出港口往北行,就是无仙城,就是江浙乃至鲁地甚至到辽东,这一路都是水路,沿途还有码头补给。”
“往西行既是海洋深处,还能到古佛国,那里的香料木材,前朝皇室都喜爱的。”
“只是如今水路发展较慢,或者说是兴华府发展较慢。他们有码头有港口,邑伊县的棉花一比,那都是薄利了。”
听着纪彬分析,众人只觉得兴华府是不是马上要腾飞了啊!
听着就让人激动!
纪彬道:“以前我不敢确定,因为不知道那边的码头质量怎么样,深浅如何,官府如何。”
“可现在能确定,只要那里不出什么幺蛾子,那兴华府的发展,不出五年,必然超过宿勤郡。”
超过宿勤郡?!
他们宿勤郡可以种棉花啊!
怎么可能!
他们无仙城也是有小码头的,春安城还有著名的兰阿巷子。
哪个会差?
但这话是纪彬说的,总是让人不得不信。
纪彬见大家沉思,又道:“所以兴华府的财富,不是你我几人能赚够的,这样是我想让大家来开分坊的原因。”
纪彬的一番话下,在座的十几位老板已经觉得兴华府遍地黄金等着他们去拿了!
不少人都准备开始算银子,算算在哪租铺子合适了!
别说了,现在就开!
他们一定会把分坊开起来的!
纪彬看着他们,最后道:“我建议分成两批,若是所用的原材料是其他地方,要靠水路运过来的,分坊甚至可以建在兴华府。”
“若是材料依靠咱们宿勤郡里面,则在邑伊县这边建分坊更为合适。”
“但不要一窝蜂地过去,更不要肆意抬价,到时候市场乱了,吃亏的还是我们。”
众人不停点头,有些人甚至想把纪彬的话都给记下来。
再想送走这些老板们,天都快黑了。
只好留下吃顿饭,然后住到家里的西院。
他家客房还真的没怎么闲过。
相信这些话,很快就会传到兰阿巷子所有老板耳朵里,至于怎么选择,纪彬已经给出来。
纪彬早在从兴华府出发的时候就想好了。
这些老板们想开分坊,其实不如直接开在兴华府,当然也要因地制宜。
像那些依靠本土材料的,自然开在本地,例如邓杉他们的陶罐,所用的土就是后山的,他们也搬不了家。
好在现在路不错,运起来也没那么难。
但像有些材料是用宿勤郡柳家的,这柳家又是走水路运到无仙城,再从无仙城运到春安城。
如此一来,分坊开在兴华府,岂不是直接运到兴华府就好。
不过柳家那边的船会多跑一段路。
纪彬已经准备好收到柳家主的信了,肯定会调侃这件事。
但作坊们产量增加,对他们这种卖原材料的来说,那是赚钱的买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