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书院的庆功宴,按礼每位学子带着家眷来拜见王老太师。
宋承云兄妹被请入正厅时,里头已经站着不少人,而坐在王老太师座下右侧的那位男子,暗紫色直襟长袍,腰封处坠翡翠麟纹玉佩,脚踏黑色云纹长靴,气宇轩昂。
这便是当朝太子。
太子虽为储君,却也是王老太师的学生,今日是以学生的身份赴宴,因此并未坐在主位上。只不过他眉宇间自带一股运筹帷幄的沉稳气度,虽没有点破身份,可厅上的人看到裴世子也只能站在他身后时,心里也大概有了猜测,不自觉肃静起来。
宋承云并不是第一次见太子,但见王老太师和太子都没有点破身份,携怀夕向王老太师夫妇行礼后,又向座上的太子行礼,便退到一侧,也未向怀夕多透露一句。
怀夕安静地跟在宋承云身后,除了问安,便未再抬头,因此,也未注意到太子身后的裴劭。
太子今日,虽是以学生身份赴宴,但其实大家心知肚明,他是提前来看看今年中榜的学子。
一番观察和交流下,太子也记住了几个名字,除了老太师爱重的弟子宋承云,还有苏宁的杨铭,分宜的李凯之
所行收获颇丰,太子心中颇为满意。很快,王老太师站起来,中气十足:“园中已敬备薄酬,请各位移步吧。”说完,他朝太子伸手,请他先行。
老太师夫人心细,见许多学生家眷颇为拘束,继续说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日只是家宴,园中已备曲水流觞宴,请诸位自便。”
待出了前厅,宋承云
被王司时和几位同窗叫住。
宋承云回头看了看身后的怀夕,小姑娘也遇到几位同伴,顺着她的视线,看到王郁心在叫她过去,宋承云看了她一眼,便跟着王司时一同绕回前厅上去了。
-
王老太师风雅趣味,书院各处都装点的颇为雅致。会客的前厅,两边轩窗大开,左边窗外是参天古木,翠竹轻摇。右边窗外是水榭回廊,蜿蜒曲折。
而此时王老太师请辞去更衣,厅上只余太子和裴劭二人。
没了旁人,太子神色也放松了几分。
窗外绿叶飒飒作响,太子放下手中清茶,看向他从前的伴读裴劭。
“我以为你喜欢的会是那种温柔娴静的大家闺秀。”太子说得漫不经心,“像是沈贵妃的侄女就颇有才名。”
裴劭听完皱了皱眉,似想分辨太子此话有无其他深意。
他自小作为太子的伴读,对太子的处境也略知几分。虽说皇帝对太子自小爱重,可太子之位,谁敢说做得十稳九当。
宠冠六宫的沈贵妃,毕竟有皇子,且贵妃的哥哥,是当朝首辅沈震
裴劭听完太子的话的确心惊了一会,难道太子是需要他
太子的确只是闲聊,但见裴劭如临大敌,只好笑道:“你莫要想太多,我只是玩笑。且就算你喜欢,沈震也未必愿意将她的女儿嫁给你。”
毕竟,裴劭是他的人。
裴劭随之松了口气。
太子觉得好笑,嘴角扬着浅浅的弧度,意有所指道:“倾国倾城不至于,倒是十分清秀灵动,难怪入了我们裴世子的眼”
“不过,她有那样的哥哥,你未必能抱得美人归”
怀夕一直低着头,宋承云虽不时与人交谈,却一直将她护在身后,太子也不好真一直看着人家。
不过就一两眼,也看了个大概。
谈不上多美貌,不过那双灵动清澈的杏子眼,叫人过眼难忘。
太子知道怀夕的存在,不是因为宋承云,而是因为裴劭。
裴劭作为他的心腹之一,边疆之行是他安排的。他身边武将不多,父皇将世袭将军的裴劭放在他身边作为他的伴读,的确是深谋远虑。
父皇渐渐老了,以首府为代表的内阁势力却如参天大树,不停壮大,盘根错节。
用人如器,只要能物尽其用,就是一把趁手的好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