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羊肉就有好几种做法,什么烤羊肋排,蒸羊肉,羊肉饼,羊肉面,孜然羊脆骨,凉拌羊肉。
其他人看着桌上的吃食,心里也都喜滋滋的。
太好了,又可以蹭到好吃的了。
林知府笑眯眯地指着其中一道菜:“沈大人,这是我们这里的特色菜——盏蒸羊。”
能够在官场上混得好的,基本都是人精。
早在刚才的谈话中,他就猜出来了,沈华筝来参加这个宴席,很大可能是冲着这道盏蒸羊来的。
所以在菜上齐的时候,林知府一一说了桌上每道菜的名字,还着重介绍了这道盏蒸羊。
“这是用肥嫩的羊肉跟酒一起蒸制而成的菜肴,吃起来软嫩可口,诸位可以尝一尝。”
他每说一道菜,席间众人就跟着在心里欢呼一声。
这简直就是羊肉的盛宴啊!!
这个席面可谓是诚意满满,桌上的一些吃食是京官们没见过的,就连西北官员们平日里也很少能吃到。
左大人一双狭长的眼睛扫过桌上的菜肴,心里已经想好了一会儿要先对哪个菜下手。
林知府知道沈华筝不喜欢那些虚的,所以只是在席面刚开始的时候举杯表示了一下谢意,然后便老老实实地吃饭。
席间也没人敬酒,也没人作妖,大家都在安静地品尝美食。
沈华筝对此很满意,吃饭的时候是不能被打扰的。
不然会影响消化的。
她第一筷子就夹了一块盏蒸羊肉,埋头吃了起来。
羊肉被切成了薄片,汁水饱满,口感绵软细嫩却又不失嚼劲。
每一丝羊肉纤维都渗透了调料的芬芳,香气四溢,毫无膻味。
细细品味,还有淡淡的酒香。
不知道是不是羊肉肉质的原因,虽然做法是一样的,可沈华筝觉得这里的盏蒸羊要比她在现代吃到的香一些。
而且虽然同样是用隅章县的羊肉烹制的的,也同样在烹制的过程中都加了酒,可酒蒸羊跟盏蒸羊的口感还是不一样的。
酒蒸羊重在一个“酒”字,盏蒸羊则更重调味与蒸制的火候。
因此两者相比较,酒蒸羊吃起来酒香更加浓郁。
盏蒸羊肉里的酒香比较淡,但肉质更加软嫩。
除了盏蒸羊,还有另外一道菜让沈华筝很感兴趣——羊脂韭饼。
羊脂韭饼就是将肥瘦相间的猪肉剁成肉末,加入洗净切碎的新鲜韭菜,再加入各种调料,还有一小块剁碎的羊脂搅拌均匀。
然后放入擀薄的面饼中,将两边捏拢后放入锅中烙熟。
说到底,这就是古代版的“韭菜盒子”,只不过里面加了羊油。
咀嚼之间,脂香满口。
配上浓郁的肉香和韭菜的香气,让人流连忘返。
这桌上的菜肴各有特色,各有各的美味。
除了盏蒸羊和羊脂韭饼之外,其他的菜也很好吃。
羊肋排一层肥油,一层瘦肉交叠,被烤得酥香。
送到嘴里嚼一嚼,肉质紧实,满口鲜香。
清炖羊肉保持了羊肉最原始的鲜味,清香滑嫩。
羊脆骨被烤得金黄酥脆,色泽诱人,看起来就让人食欲大增。
一口咬下去就能够感受到上面那层薄薄的瘦肉,然后便是里面鲜嫩的脆骨。
肉中有骨,骨又连着肉。
咀嚼之间,脆骨便在唇齿间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孜然香味,辣度适中,既能够恰到好处地刺激着味蕾,又不会让人觉得太辣。
席间牙口好的人都格外喜欢这道菜,吃起来真是又脆又香,实在是过瘾。
这一次参加宴席的除了京城和西北的一众官员,还有景宁帝派来保护沈华筝的几名侍卫。
他们一个个都吃得眉眼舒展,唇齿流油。
跟着沈大人来西北果然是一桩美差,不仅从沈大人那里蹭了一路吃的。
来到隅章县后,还能够蹭到当地的美食。
而且,这差事也没想象中那么麻烦。
原以为到了西北,会遇到一些不服沈大人的刺头或者老顽固。
没想到这些西北官员从上到下,甚至是老百姓都对沈大人钦佩不已。
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巴巴地送上来。
连带着他们都沾了光。
不过也是,明理的人都知道陛下派人来西北也是为了让这里的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
配合都来不及,又怎么会使坏呢??
侍卫队长咀嚼着口中那被炖得酥烂的羊肉,心里美滋滋的。
这一次来西北,沈大人和司农寺,工部的几位大人不仅很好地践行了土豆种植的推广,还根据西北情况做出了各种别出心裁的设计。
回去后,陛下肯定又要对他们进行论功行赏。
沈大人本就圣眷正浓,此番立下大功,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