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看了看,山上的蘑菇里面真的有平菇!只有长得没有现代的平菇那么大。
除了平菇,还有松树菇,松树菇比平菇多一点,村里人把它们都叫“野山菇”。
松树菇在现代其实要比平菇贵,但是生长周期太长了,培育起来也比平菇复杂,所以严少煊没考虑过培育松树菇。
他叮嘱家里人多采平菇,松树菇少一点没关系,平菇要用来做菌种的,数量要多一点才够用。
刘桂花几个很疑惑,但是问他,他也没具体说,便以为他更喜欢吃平菇,也没多问了。
村里人有些采了自己吃,也有人去镇上卖钱,听他们说能卖十几文一斤,比家里种的菜贵多了。
不过也正常,在华国古代,蘑菇都是被列为“山珍”的存在,在很多朝代都是“宫廷贡品”。
但严少煊还是觉得不太划算。
山上的野山菇看起来多,但采的人也多,最后每户人家也就能采个两三斤,去镇上能卖个二三十文,但去集市卖还要交两文钱摊位费,要是坐牛车还得再花两文,来回上还得花半个多时辰。
不过村里人挣钱路子少,有些人为了补贴家用也不在意费点儿功夫。
严少煊也不急着采药草了,他和晏小鱼也先采蘑菇,他两都只采平菇,不过没一会儿就采完了,去别的区域看了一下,也没有了,可能是被别人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