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嫂听不懂两人在说什么车,这会儿说道铜板了,她问道:“临川,这铜板可是周大叔给的?”
“不是的,我和宁哥儿卖一些小吃食儿挣得,不过是从我爹那拿的肉,算得上是无本生意了,打架子车这事宁哥儿我爹都知道的,如今两个生意,独轮车装不下那么多东西。”
“那就好,你以后有啥事了和宁哥儿你爹都商量着来。”
“知道的大嫂。”
沈临川刚和他大哥讨论架子车讨论得入迷,身旁还蹲着沈虎子沈小鱼两个小的咔嚓咔嚓磕着花生吃,一抬头日头竟然偏西了!
沈临川想着他家夫郎让他天黑前回来呢,沈临川蹲得腿都麻了,忙站了起来,“大哥,可还有什么不懂的,若是不明白我明儿下午再过来一趟。”
“吃了饭在回去,或者让你大嫂收拾一床被子睡上一晚。”
“不成的大哥,我跟宁哥儿说好了天黑前回去的,若是我没回去他肯定担心我路上出什么事了。”
“也是,也是,这没啥不懂的了,十天半个月的大哥就能给你打出来。”
沈大嫂这会儿都准备做饭呢,听沈临川说回去了忙收拾东西去了,去厨屋打了一小坛子油酱菜,又装了一些山木耳山蘑菇这些,都是值钱的山珍,给沈临川装了不少。
她拎了篮子出来了,“那你快些回去,路上小心一些,这现在天暖了看着点,蛇虫什么的容易咬着人了。”
“哎,知道了大嫂,今儿拿的那是豆腐血肠,还没晾好的,您挂阴凉的地儿再挂上几日。”沈临川说完就匆忙要回家去了。
沈大嫂忙说道:“等会等会儿,宁哥儿脚多大来着,你知道不知道,我给你两做双鞋子。”
沈大嫂去拿了鞋样子,沈临川的脚多大她是知道的,就是宁哥儿的脚她不知道多大,沈大嫂知道周宁不大会针线活儿,两人的喜服都是隔壁大娘给做的,现在有她这个当大嫂的了,哪里还要麻烦人家呀。
沈临川一听他大嫂要给宁哥儿做鞋子呢,他赶紧比着鞋底样子量了量,“大嫂,宁哥儿的脚刚好这么大。”
“这么巧呀,宁哥儿脚竟然和你的一般大。”
沈临川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大嫂,我今年长了一些个儿,鞋子有些夹脚了,我的鞋得在放长一些。”
“成,大嫂知道了,赶紧回去吧省得宁哥儿担心了。”
“哎!”
沈临川各揉了一把沈虎子沈小鱼的脑袋,拎着篮子赶紧跑了,杏花村离大杨树村大半个时辰的,大概得一个半小时呢,他得走快点了。
沈大嫂见他跑这么快在后面喊道:“临川慢一些,别把篮子里的油酱菜给弄撒了!”
“知道了大嫂!”
沈临川赶紧忙家赶去了,和他大哥说得太入迷了,竟然忘记了时间了!
沈临川想起他大嫂问宁哥儿脚多大的,沈临川不由笑了一声,两人成亲这么久了,他能不知道嘛,沈临川轻咳一声止住了胡思乱想的念头,脚步匆忙往家赶去。
周宁在家给院子里的菜浇了浇水,又打扫干净了鸡窝,就连大黄都给洗了个澡,忙了一阵他爹都回来了,周宁见日头都偏西了,沈临川应该在路上了吧。
周宁又去把明天要用的肉片鸡蛋这些给收拾了出来,等沈临川回来了让他看着自己做把子肉,以后这会儿他来干,让沈临川安心读书。
周宁把东西都弄好了,天都有些擦黑了还没见沈临川的身影,他去门口看了看远处的小路也没看见人,周宁心里有些急,又去厨屋把馒头给揉了出来,“爹,你帮我烧下火。”
“哎。”周大过来帮忙了,“临川这咋还不回来,别不是被什么事给绊住了脚或者住沈家那边了。”
“不会的,沈临川说了天黑前回来的,爹,我去接一下沈临川去。”
“成,快看不清路了,提着灯笼。”
周宁在家待不住了,去屋里拿了纸灯笼出来,又在里面添了些灯油,“爹,我去接沈临川去了。”
“去吧,路上慢些。”
周宁提着灯笼匆忙出门去了,心里越发担心沈临川是不是迷路了,是不是看不清路掉沟里了,越想越担心,脚步更加匆忙了。
沈临川也在路上跑着呢,他一出了杏花村就拎着篮子跑了起来,从杏花村回家去要路过村庄路过田地,有的田间小路窄,现在又正值春光好的时候,有的小路上都是没过鞋子的矮草。
这会儿天彻底黑了下来,今天天不大好月亮躲在后面没出来,路都有些看不清了,沈临川已经远远看见大杨树的灯火了,快步走了过去。
沈临川看见黑夜中飘着一团亮光,橘红色的,越飘离他越近,沈临川刚以为是村中的灯火的,但这一团火好像是朝着自己过来的,不会是宁哥儿过来接自己的吧。
这大野地里黑灯瞎火的也没个人影,沈临川喊了一句,“宁哥儿,是你吗!”
“沈临川!”
沈临川只是试探性喊了一声,没想到真的是